2021年第十七届深圳市创意十二月活动,「不熄 LOOKING FORWARD」主题叙事艺术展12月6日于南山区深圳湾博雅艺文空间下沉广场进行全面展出,将持续开放至2022年1月3日。展览由深圳市创意十二月组委会与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主办,璞斐设计承办。
展览以不熄的信念与向往为基调,展出8组青年创作者的相关叙事艺术作品,尝试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生活与行为中寻找信念共同体。相较于权利与力量,普通人日常的信念与期望才是抵达理想之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社会的发展无外乎理想,乌托邦便是早期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形态,并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的理想社群。相较于它是社会理论的一种,我们则更倾向于乌托邦的启发性功能,历史的动力并不是乌托邦的实现,而是对它的奋斗与追求,正如韦伯所说:“人们必须一再为不可能的东西奋斗,否则他就不可能达到可能的东西了。”由此得见,推动人类与社会进步的根源则是对一切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正是这种对梦想的追求与向往,犹如不熄的火炬照亮着来路,科学与技术的联结更是推动着乌托邦完成了由空间到时间的转置,从被置于地理上遥远的国度,或外太空、或海底,逐渐转变为更好的时间,乌托邦被置于历史中,无论距离乌托邦的极致之境是何等遥远,它呈现出的是:人类或许是无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的光景。
展览将呈现当下社会中人们为理想境界的攀升所投射出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归属。正是现状尚不完美,对未来的幻想将直接促使产生直接的推动力,人们将会按照理想的状态去调整与改造。
展览呈现精神世界的三段式结构,其一为“星空”,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渴求、探寻与想像,二为“梦境”,将生命回归本源之初,寻求自我的启迪;其三则是“与我”,即与之我来讲之意,展现个体在现状中的行动与思索。
展览以田可欣的大型装置作品《缓慢上升》为开篇,该作品以个人精神世界为原点出发,提炼概括延伸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纷杂的梦,成长期间的情绪等都摸咂其中,作品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徘徊,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产生张力。孔明灯的造型载着我的愿景,尽管有挣扎,我内心仍期待光明。
《缓慢上升》 田可欣
《万物有时》是陈锦娴通过对汪曾祺的一本散文集《万物有时》进行书籍再设计,从探究书籍的封面、外封、扉页、内页、函套和海报的材料入手,研究它们的不同属性和美感,制作出一本素雅、安静的书籍,把观者带入到汪曾祺笔下文章的意境中去,用手工书籍的形式带给观者视觉和触觉的享受,呼吁人们要多点关注大自然,多点留意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
《万物有时》 陈锦娴
《生命:非常的世界》意在探索海洋生物为了生存而采用的各种策略,通过运用废旧塑料瓶与滴胶做出小型装置,突显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思人与海洋的共存。
《生命:非常的世界》张雨
《昨夜星辰昨夜风》构思美好生活的真谛“把每一天过好,积极向上”,毕竟昨天已然过去,今天就是当下,明天代表未来;再好的过去,都会成为历史,再差的现在,也值得珍惜,再远的未来,也必须努力。这是怀着对明日向往的一个创作,让我们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
《昨夜星辰昨夜风》周景堂
《时间记忆》以漆为材料,把生活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时间记忆给表现出来,云在生活的时时刻刻都陪伴着本人前行。每一朵云都有着它特殊的情感,利用漆画独有的特点,来表现云的温润、质朴以及厚重感,漆色的半透明棕色给云带来岁月的痕迹。
《时间记忆》庄泽璇
《世界之外的森林》以介绍植物智能为外衣,营造一个奇幻的森林世界,希望人们可以静下心俯下身来看到万物的玄妙;又通过画面故事表达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在凡世间起起伏伏的经历,没一件都在塑造着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无限可能的种子。
《世界之外的森林》韦智文
《快餐人生》是一本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整理再创作的书籍词典,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流行语。在网络的世界中,快节奏的生活让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一种时尚。艺术家在书籍整体设计上会打破传统词典的设计思维,探索出词典设计的创新性,内文字字体设计以印刷字体为原型进行再创作,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对比研究,从而激发观者对网络文化的思考,体现出中国网络语言文化的魅力。
《快餐人生》张颖秋
《夏夜四重奏》是系列组画作品,是基于作者漫画作品《香樟中学》的布面作品,是对青春的缅怀与回忆。漫画的叙事单位是“页”,其中包含着各种拆分重组的可能性,因此作者把每一部分拆开,观众会因为选择的不同而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从而找寻出漫画的剧情。
《夏夜四重奏》易嘉诚
展览展出时间为2021年12月6日至2022年1月3日,深圳湾科技园博雅艺文空间一楼下沉广场全天开放。线上展厅可了解更多展览、展品详情,敬请大家关注“艺文南山”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