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AI独角兽集聚临港新片区,优质产业环境赋能科技转化落地
2021-06-29 11:46  浏览:392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17年-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站上了资本的风口。以2018年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当年全国共有201个人工智能项目获得投资,投资总额为1117.19亿元,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91%,投资总金额同比增长114.84%。前十大投融资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芯片、信息分发等细分领域。

飞速布局、群雄并起的发展阶段过后,2020年以来,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项目数量和规模呈现下滑。对于走过了萌芽和初创期的许多人工智能企业,面临愈发清晰的产业上中下游格局时,它们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与此同时,当人工智能产业与临港新片区深度融合后,会擦出怎样的“科技火花”?

在6月21日下午举办的 “上海临港前沿产业与创业路演秀”,第二场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专项路演上,第一财经记者通过现场对话人工智能企业代表,找到了些许可供参考的答案。

资本助推应用落地 场景化结合或成关键

2020年以来,AI产品端逐渐走向成熟,但资本端募资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头部公司融资态势看似依旧强劲,可长尾公司融资难度明显加剧,行业竞争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市场上出现了“AI估值泡沫,风口浪潮退去”的论调。

东古智能创始人何政道认为,泛人工智能浪潮已经退潮,而深耕行业价值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的春秋战国才刚刚开启。

“资本注入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工智能落地发力的时点”。在何政道看来,人工智能的落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且必然会造成很多的资源损耗。资本注入实际上是为了加速这个过程的。

上海泷洋船舶科技董事长王成武则认为,人工智能不是在退去,而是在严格要求中蓄势待发,在更高起点中再出发。“从资本注入AI后对其发展形成的助推作用来看,主要是形成产业化,推动行业前进,通过示范和规模化,资本能帮助产业进一步应用落地”。他表示泷洋科技的智能电推船和智能船正在向场景化应用方向发展,未来3-5年将是行业发展窗口期。

在现场多位投资人看来,人工智能产业正面临着双重性局面: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渡过了初创期,前期部分大肆烧钱的项目出现了失败的案例,影响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产业上中下游格局愈发清晰,投资机构挑选企业更注重实际含金量,对优质项目并不吝啬。

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 临港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从国家层面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国及各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次提到人工智能行业,要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

临港新片区作为全方位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打造前沿产业集群,出台了“4+2+X”产业及创新生态支持政策体系,集中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四大产业,打造智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据介绍,临港新片区到2025年的目标是: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特殊经济功能区功能框架、制度框架,初步构建世界一流现代化新城的框架形态,区域生产总值力争比2018年翻两番。

谈及临港的产业基础,政策体系和营商环境,对于“临港速度”,参与路演秀的几位临港入驻企业代表感触颇深。

三盟科技负责人认为,从临港新片区自身的规划来看,就目前政府的打造力度,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大发展,同时临港的扶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丰富,补贴力度也比较大。“我们也希望借助临港自身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伴随发展,加上我们企业自身的这种成长的能力,应该说是相互促进。企业在这边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支持,那么反过来企业也会在这边带动相应的产业集群,未来可能我们还会有产业相关的孵化。”

东古智能创始人何政道则对临港政府的“扎实”和“言出必行”印象深刻。“特别是2018年以后,各方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扶持都有明显提升,比如新片区周边的院校可以提供较好的人才基础,园区也给我们一些人才扶持政策,我觉得临港一直保持着扎实和言出必行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像金属增材制造这种技术诞生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能源化工等前沿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泛的稀缺“独角兽”,也现身临港新片区。

以云铸三维为例,这是一家从事专业级增材制造服务的公司,业务聚焦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高端装备核心关键结构件设计与制造,以及民品市场汽车、能源化工、文创等工业及消费领域增材制造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

云铸三维总经理李俊锋对记者说,“增材制造作为一种诞生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的制造方式,有着跟传统等材和减材制造完全不同的特点;有些传统制造的痛点,恰恰是增材制造的优点。”

“航空航天领域当前已经是增材制造的最大应用领域,将航空航天布局为四大产业之一的临港地区新片区,作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聚集地,对增材制造的需求潜力一定是很大的,。尤其是四大产业之一的航空航天,当前已经是增材制造的最大应用领域,作为身为入驻临港的企业,这一点是我们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我们的发展定位是瞄准高端制造业提供增材制造定制化产品。”他补充道。

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和全球资源汇聚,未来,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产业必将是临港新片区非常重要的赋能产业。临港新片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齐全的产业门类、丰富的应用场景,都将为AI+赋能提供广阔空间。

发布人:7e3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