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国旅游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的收集工作,此项活动已开展了六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迄今,协会已收集到一批新颖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境内的巴松措,是藏族人心中的圣湖。绿宝石般的湖水,倒映着雪山、森林、冰川、草场,也滋养着高峡深谷中的秀丽村落。
松赞巴松措林卡位于历史悠久的结巴村,在藏语中,“结巴”意为“遗忘”。相传村中的第一位先民从不曾遗失东西,唯独在此地落下马鞍,他认定这是佛祖的指引,于是在此安家。村民们至今仍保留着工布藏族的生活传统,节庆时转湖、赛马、跳梗舞,平日里村中老人也常穿着华美英气的工布藏装。如画般的美景,以及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足以让人暂时遗忘尘世烦忧。
紧挨着巴松措湖畔的松赞巴松措林卡,拥有观瞻圣湖与神山的绝佳视野。巴松措湖面开阔。澄澈的湖中游鱼如织,树枝上的经幡与哈达代表着吉祥与祝福;远处,深深浅浅的绿色荡漾开来,与天空和远山相连。天气晴好时,酒店北面的杰青那拉嘎布(又名“燃烧的火焰”)峭立险峻的雪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
酒店建筑的设计与排布,呼应着同在巴松措湖畔的错高古村。错高古村完整地保留着工布藏族的建筑结构与村落布局,松赞曾参与错高古村的保护与更新,并以此为灵感设计了同样呈聚落式排布的松赞巴松措林卡。建筑的高低起伏与错落有致,不仅拓展了观景视角,也让建筑群本身成为构筑景观的一部分。建筑群上木下石的结构和整体动线的设计,同样也是在学习工布藏族源远流长的生活智慧,以建筑空间构筑人与人的连接,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呼应。
如果说酒店建筑的结构和外观是对巴松措本地人文历史的致敬,那么酒店内部的色彩搭配,则是巴松措自然风光的延伸。从公区到客房,不同区域对深深浅浅不同绿色元素的使用,对应着湖水的四季变化。岁月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都凝聚在建筑中,将本地故事娓娓道来。
窗外
蓝、白、绿构成了松赞巴松措林卡窗外的主色调。放眼远眺,蓝是透亮的天空。连绵的雪山和浮动的云雾,为深深浅浅的蓝色点上轻盈的高光。
绿是平静开阔的巴松措湖面,微风吹拂下,水面泛起涟漪,整座湖泊也雀跃舞动,变幻着粼粼波光。
酒店正对的山峦一片苍翠,覆盖着茂密高大的森林。郁郁葱葱的青稞彰显着生机与希望,油菜花点缀其间,仿佛慷慨地播撒细碎的金黄,用以嘉奖坚韧质朴的劳作者。
偶尔可见村中的牛和马在田间悠然踱步。每年10月到来年3月,黑颈鹤和鸿雁等候鸟也定期回家,在碧空中划过优雅的身影。推开酒店窗户的刹那,草木清香扑鼻,嘤嘤鸟鸣传入耳中,感官被自然温柔包裹,窗边人也成了画中人。等到4、5月份桃花盛开,婀娜的春花与刚健的雪山遥遥相望,为圣洁的美景增添了千万种柔情。
巴松措的夏季,清凉湿润、彩虹司空见惯。下雨时,窗外的风景从明艳的油画渐变成秀丽的水墨画,层层叠叠地晕染开来。屋顶的雨水顺着雨链汇集流下,为酒店增添了一丝禅意。转眼云消雨散,一切色彩都饱满起来。记得留心天边的彩虹,那是自然对巴松措的慷慨馈赠。阵雨过后,如约而至的彩虹是藏族人心中连接天空与大地,播撒平和与喜乐的桥。
绿色
松赞巴松措林卡是松赞旗下的低碳酒店。2022年,松赞与西门子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乡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在松赞巴松措林卡的项目中,松赞采购了近万片光伏瓦,利用西藏地区丰富的太阳能为酒店供电;西门子能源则为松赞提供了行业领先的能源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能高效调配绿色电力,还把当日剩余的可再生电能转化成热能和氧气存储起来,为酒店地暖、生活热水、恒温泳池及弥散式供氧提供稳定、低碳服务。
在光伏瓦和能源智能控制系统的配合之下,松赞巴松措林卡在日常运营中几乎无需使用网电、天然气等常规能源,预计每年自主发电100万千瓦时,将碳排放降至最低。
另外,松赞巴松措林卡还建造了目前最高级别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系统,能高效净化酒店的污水并将之循环利用。为了巴松措的生态环境,酒店将洗衣房和员工宿舍迁出巴松措景区,守护一方绿水。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除了积极进行节能减排,松赞还致力于通过保护本地文化,雇佣本地员工等方式承担社会责任,每年将酒店房间收入的5%补贴给结巴村村集体,促进所在区域与酒店的共同繁荣。
印度洋巨大的水汽云团顺着雅鲁藏布江切割而出的水汽通道进入“天然的水胃”巴松措,孕育出丰富的自然物产和优良牧场。除了本地饲养的牦牛、藏香猪,种植的青稞、蔬菜以外,这里还是藏东南松茸、青冈菌、牛肝菌等的主产区之一。本地出产的酥油、奶渣、人参果、蜂蜜、虫草等优质食材被巧妙地应用于松赞巴松措林卡的菜品之中。此外,松赞还在富有“蔬果之乡”盛名的米瑞乡承包了蔬菜基地,自主培育绿色蔬菜、香料,保证客人能品尝到四季不同的丰富食材。
松赞巴松措林卡,为宾客提供全天候的中西美食精选。众所周知,松赞的起源地在云南,所以地平线餐厅是以滇味为主要风味,结合国内其他菜系的烹饪手段和本地食材,博采众长,为宾客们在度假期间提供难忘的美食体验。喜马拉雅餐厅的菜式以西餐和熟成牛排为主,松赞大厨以创意手法加入印度、尼泊尔等菜式元素,精心烹制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创意融合菜。泳池边的曲尼卡也不容错过,在泳池吧呼朋唤友分享美食,在夜幕降临时和朋友们品尝威士忌的微醺,感受巴松措湖畔生活的惬意时光。
体验
在神山的庇佑与巴松措的滋养下活力满满地醒来,和松赞管家一起走进隐藏在高峡深谷里的新措沟。一路上有雪山冰河相伴,还有三五成群的牦牛悠闲游荡在遍布花丛的草地;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溯流而上寻找河流的尽头钟措,或是漫步田园牧歌般的扎拉沟,也是一种难得的户外体验;湖泊、雪山和古刹是当地藏民永恒的信仰,不论是顺着村民的足迹来一场转湖徒步,朝着国王的宝座仰视雪山的威仪,还是走进神秘宁静的多钦寺,都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探访错高古村,在一段段生动的藏民故事中,领略工布建筑的魅力。
酒店
海拔:3480米
松赞巴松措林卡共有122间客房和套房,分为高级房、豪华房、家庭双卧房、豪华双卧房、豪华双卧套房、巴松措豪华套房等多种房型,展现了藏式建筑与现代设计的巧妙融合,舒适温馨。客房面积从36至105平方米不等,每个卧室都安装了弥散式供氧系统。
酒店内目前设有大堂吧、餐厅、酒吧、SPA、会议室、健身房、精品店、始祖鸟会客厅等功能区域,以及未来的在地体验将会拓展宾客的酒店体验。其中SPA和健身房亦有弥散式供氧系统。地下停车场约可容纳40辆车辆,会议室可承接30至70人的大中型活动。松赞巴松措林卡的极致景观和丰富体验使之成为滇藏线上绝佳的度假胜地。
走进酒店房间,会被巴松措的度假氛围包裹住。花瓶和茶具、咖啡杯,都是松赞为巴松措特别定制,各有巧思。木质家具、灯具有着水波纹般的木质条纹,望着窗帘、坐垫上灵动的鱼纹,心中也荡起圈圈涟漪。
除了配备金可儿定制的床品,每个房间还配有投影仪、B&O移动蓝牙音箱、香氛机等营造“氛围感”的客房好物。
值得一提的是,松赞自主研发了酒店的卫浴设备,从自动马桶、浴缸、淋浴到洗手台龙头,都带有鲜明的松赞色彩。
松赞特色的手工铜面盆,以及灯罩上的手工藏纸,延续了松赞一以贯之的文化脉络。窗外的景观随着选址而变化,但“远方的家”总保留着一份不变的亲切感。
松赞度假酒店集团是由藏族人白玛多吉创建的以藏族文化为特色,涵盖酒店、旅行、公益及文化传播的藏地度假精品酒店集团。在创始人白玛多吉的带领下,松赞始终以“追寻快乐源泉”为愿景,将酒店作为藏文化传播的平台,致力于保护与发展当地文化的精髓及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以提供工作岗位和物资采购、人力资源培训等方式促进所在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性发展。
松赞巴松措林卡位于林芝,项目位于巴松措湖自然风景区中部,与自然村落结巴村毗邻。项目占地约30亩,规划建设酒店房间124间及附属服务设施。酒店已于2023年7月开业。
针对巴松措林卡用能需求及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松赞集团联合西门子能源,秉持安全、零碳、共创的理念,设计了涵盖太阳能光伏、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多能互补、就近消纳的低碳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利用酒店屋顶光伏得到绿色电力,除房间使用外,供给空分系统系统制氧,满足酒店供氧需求。同时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空气源热泵为酒店热水、地暖、泳池等提供清洁供热,有效减少电力消耗。
日照充足时,松赞巴松措林卡日发电量可达4000度电,位于绿色能源楼露台的14台热泵,能将光伏瓦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储存,储热水间水箱中的热水可保温近20小时,供热面积达11800平方米。同时,自主发电剩余电能会被转化为氧气进行储存,为酒店健身房、SPA房提供弥散式供氧服务,供氧面积达6000平方米。全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80吨,相当于新种下约214140棵树木。
·绿色电力
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酒店屋顶铺设光伏,本地使用消纳光伏可再生能源。
·清洁供热
利用光伏可再生能源及空气能进行供热。满足酒店64吨/天的生活热水供应,泳池80吨/天的热水供应(冬季最大)。同时对酒店进行冬季供暖。
·绿色供氧
针对酒店供氧这一地域性需求,设计了“光伏+空分制氧”的模式。探索了多元融合、供需互动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长时储能
利用储热储氧等储能手段,解决光伏发电普遍的日间、季度不平衡问题,利用储能进行光伏的本地消纳和能源需求匹配。
·微网调度
基于西门子能源可靠的系统控制软硬件进行多能互补、优化调度,实现酒店能量供需、经济性和低碳目标的双平衡。例如,根据日照条件动态组合空分系统和供热系统,在电力故障条件下启动备用电源进入离网运行模式,保证主要设备的供电需求。
·智能运维
基于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对酒店用能过程进行监测、分析、管控和数字化运维,实现能源使用更加高效、安全和可控。例如,在线监测酒店电、热等多种能源数据,实现用户侧资源的能效分析,通过节能增效降低用能成本;提供光伏、空气热能热、制氧系统等综合能源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服务,通过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