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守在屋檐下的奶奶
2023-07-05 18:44  浏览:1367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

有多少家庭,本来无恙,偏遇心恙之人,奈何……

(一)

年近九旬的王奶,好些日子不再出家门了,总是安安稳稳地坐在自家屋檐下一把竹椅上,不时抬起头,拿昏花的眼睛瞄瞄屋檐下那只挂着些许白粪的泥巢。手边斜靠着一根长竹杆,杆端包着花花绿绿的破袖子。

“王奶,还天天捅鸟窝啊?”门外一个小伙子路过时,从开着的大门里看过来,大声地打趣道。

老太太耳朵背了,没听清楚对方说什么,抬眼望望年轻的路人,胡乱地“啊”了一声。

“调皮!”小伙子话一出口,自己先笑了。

正说着,一只麻雀“突”地飞进鸟巢,不声不响地在巢里蹲了下去,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褐色头顶。

小伙子站住了,饶有兴趣地看着老太太,间或抬眼确认一下巢中麻雀的动静。

“你闲了,进来坐。”老太太热情地向门外的人打招呼,浑然不觉已经有鸟“暗渡陈仓”。小伙子挂着一脸狡黠的笑,走近门口。

这时,树上一只麻雀连叫了好几声,巢里麻雀赶紧大声回应。老太太听到这信号,条件反射似的缓缓立起身,摸起竹杆,仰起头,举起花袖子就往巢上招呼,小麻雀箭一样“嗖”地飞了出去,站在树梢上一阵抗议。

“王奶,你和麻雀有仇呀?你看它都骂你了。”小伙子笑得合不拢嘴。




网图侵删

“由它骂,听不懂,骂的啥都算它的。”老太太从容不迫地回答着,手扶椅背重新坐下。

小伙子早已笑得弯下腰去。

“咳咳……”

背后两声轻咳响起,小伙子侧脸一看,赶紧把门让出来,其间一个重心不稳,险些摔倒。

(二)

走进来的人一脸阴郁。她冷冷地瞥了一眼门边不知所措的小伙儿,也不搭腔,径自朝门里走去。

“玉莹,你咋这会儿回来了?”老太太视力不佳,但是根据身形很快判断出是孙女儿回来了。此时,她挎着红色的提包,怏怏不悦地走近奶奶,背后,小伙子正侧身从门洞中溜走。

“他来干嘛?”孙女朝着门口偏了一下脸,问奶奶。

“二流子,还能干吗?看我赶麻雀呗!”老太太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表示鄙视。

“就是呀!奶奶,为什么要跟那几个麻雀过不去呢?”孙女抬头看了看豁口的燕窝,疑惑地问。

“哼哼,咋叫我跟它们过不去呢?谁让它们占了燕窝……”奶奶忿忿不平地说。

自玉莹记事儿起,奶奶用她一张巧嘴和一肚子道理,一直致力于调解民事纠纷——没人发工资,凭经验凭口碑赢得了村邻的信任,威望也高。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耳朵越来越背,脑子反应也没有那么快了,找她做说客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想不到无事可干的老太太,竟然和鸟杠上了……

玉莹的衣袖被扯了扯,她回过头来。奶奶正一脸担忧地仰脸望着她:“玉莹,咋了?跟奶说说!”

玉莹顺从地低下腰身,挨着奶奶蹲下。

“奶奶,”她轻轻叫了一声,把头放在奶奶身上,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闹矛盾后,就是这样靠在奶奶身上,听奶奶引导着把满腹委屈一点点倒出来,如果是别人欺负她,奶奶也一定会为她主持公道。可是现在,奶奶老了,自己也已经进入了柴米油盐的生活,这次的是非对错能说得明了吗?一来家丑不可外扬,奶奶要想听得清楚,必须靠“嚷”才行!二来对错的界限在哪里。更何况,她不愿让奶奶为自己担心。

“出啥事儿了,啊?”自己耳聋的人,总怕别人听不见,心里一急,就更大声了,直震得玉莹耳朵嗡嗡响。

“奶奶,你别问了。”玉莹竖起手掌揉揉耳朵,烦恼地想,奶奶虽然耐心明白有同理心,可她这听觉,怎么跟她说得成呢?还是等母亲回来跟她诉苦吧。

“不跟我说呀?行。我跟你说说。”奶奶看她不吭声,也不逼问,直接将话头引到自己身上。

玉莹本来就心烦,一想到奶奶可能重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更苦恼了,刚想扯由头离开 一会儿,忽听奶奶说,“以前有些事没给你说,是怕你不懂,现在可以跟你聊聊了。”

“什么?”玉莹大声问。

“是我在原来那家的事儿。”

这些事儿奶奶以前只是说个大概,从来没有细讲过。玉莹一听来了兴致,当即放弃了逃离的念头,拉了把木椅在老人面前坐下。

(三)

奶奶18岁的时候嫁给了前爷爷,前爷爷是位私塾先生。虽说是媒灼之言,父母之命,但爷爷对这位大眼睛且有几分个性的媳妇儿还是打心眼里喜爱的。一般情况下,作为新媳妇儿的奶奶对婆家人是谦恭的,偶尔遇到有争议的事儿却并不盲目顺从,这是奶奶的个性使然,并非刻意为之,婆婆虽然心有不满,但总想着调教要有个过程。

不知什么时侯,前爷爷的婶子,和婆婆的关系热络起来。她是一位能说会道性格刁钻的女人,总能在奶奶正常的说话做事间挑出许多毛病,背地里再灌输给她嫂子,并讥讽道:“你们家这日子怎么过的,婆婆没个婆婆样儿,媳妇儿没个媳妇儿样儿,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怕是要坏在你手里。这话别人不会说,咱是亲妯娌的,我才来提醒你的。”

路过门口的奶奶 没听清她嘀咕什么,望了她一眼,她马上挤出笑说:“忙你的,不关你的事儿!”奶奶也没在意,端起一家人的衣服就去了河边。

洗完衣服回家,奶奶满头大汗地刚想坐下喘口气,就被婆婆叫住一通训话:“媳妇儿呀,你也进家快一年了,有些规矩没要求你,是因为才进门儿,想让你有个熟悉的过程。”婆婆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咱家的规矩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咱不能丢……”

奶奶垂手立着,觉得婆婆今天的态度语气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把这没头没脑的一番话说得如此郑重。她一边听一边寻思这蹊跷背后的原因,她飞快地瞟了一眼坐在桌子后的婶子,婶子正斜着眼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奶奶心里一阵窝火,但碍于长辈的面子,不能忤逆,就什么也没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婶子的常来常往,婆婆变得越来越执拗苛刻,要求奶奶什么都要按她要求的做,稍有不满就搬出家法,不是责骂,就是体罚。

有一次,前爷爷看到奶奶手臂上的淤青,就去找母亲询问,反被扣了“不孝”的帽子,搬出她一人养大儿子的不易,又哭又闹以死相逼,前爷爷虽心疼媳妇儿,但面对“百善孝先”的教条和从苦水里熬出来的母亲,也只好做罢。

深冬的一天,怀孕的奶奶去河边洗衣服摔了一跤,孩子没了,到家后不但没有得到安慰,还被一顿责骂,说什么心存怨气,刻意害了她的长孙,说什么谁家媳妇儿怎样怎样,以此羞辱奶奶……

隐忍了许久的奶奶,一回屋就哭闹着要寻短见,硬逼着前爷爷写了休书。前爷爷本着息事宁人的权宜之计,果真写下了休书,并于第二天一早将奶奶送回来了娘家,临走留下一些碎银,希望奶奶能吃点儿好的养养身体。

他终究还是没有十分了解奶奶。半月后去接奶奶时,奶奶有休书为证,铁了心不跟他走。

前爷爷伤透了心,从此一蹶不振,染上了醺酒,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冬夜,迷迷糊糊地跨入了荷塘。奶奶的前婆婆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就撒手人寰。

而那块儿据说是风水宝地的老宅,也顺理成章变成了婶子家的。

“唉一一”奶奶叹着长气,抹了抹泪湿的眼眶。

这时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叫着,扑楞一声飞进檐下,奶奶将竹杆递进孙女手里,果断地说“赶走它!”

(四)

玉莹手摸到竹竿的那一刻,心头一动。她会意地瞧了奶奶一眼,举起了手中的竹竿。

去年夏天,她接侄子去家小住,孩子向她讲起过,两只麻雀天天来燕巢附近捣乱,趁燕子夫妇不在的时候将卵衔出窝,扔在地上打碎了……

那一对年年回来的小燕子,是因此弃巢的吗?还记得小时候,她常常搬一张凳子,坐在檐下,看叽叽喳喳的小燕子进进出出衔泥筑巢,接着是几个燕宝趴在半圆形的巢沿上,张开黄嫩的嘴角召唤带食物回来的父母……总之,在她的印象中,那是一副多么和谐有爱的画面。

她终于明白,奶奶为何对这两只麻雀如此深恶痛绝。

“又想啥呢?”奶奶拍拍发呆的她,喊道。

“哦!”她回过神儿来。

“你知道刚才那个二流子为什么那么闲吗?”奶奶问。

“为什么?”玉莹疑惑地问。

“媳妇儿和她闹离婚,回家好几个月了。”奶奶的声音仍然很大,自己当初对他有点儿动心的情形,在玉莹脑海中一闪而过。

说别人的家事,得把门关好!玉莹想着走过去锁了门。

“你说婆媳关系出问题,也是常有的事儿,一个不是亲妈,一个不是亲闺女,谁服谁哩,又不是旧社会,要相处好,就得以人心换人心,做儿子的更得会来事儿。虽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但它就得有个理儿!”玉莹在奶奶的注视中点了点头,“偏偏这个二杆子,不明白这个道理,妈和媳妇儿一有点儿事,他就怪媳妇儿,有几回还打了呢!这不,媳妇儿娘家妈来把人接走了,”

奶奶意味深长地注视着玉莹问,“记得那年看你们有苗头时,我故意找人向他妈传你坏话的事儿吧!还狠我吗?”

“没有。”玉莹嘴里应着,心里却在别别扭扭地想,现在的也好不了多少!

奶奶好像看懂了玉莹的心事,说:“小飞这块儿就好很多,虽说独生子从小和妈妈亲近,但这孩子能讲通道理,你要和他妈闹什么矛盾了,你得把事儿跟他实打实讲,收着脾气讲。再不行,奶奶找他讲。退一万步说,如果实在讲不通,咱也不过分将就。”

“奶奶?”玉莹瞪大的眼睛望着奶奶,奶奶当了一辈子“家事调解员”,挂在嘴上的也常常是“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吗?她今天怎么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她听到母亲在饭桌上讲起,邻近小区某家的儿子在母亲的煽风点火下,砍死了媳妇儿的事。

玉莹一口饭哽在嗓子眼儿里,她抬起头时,奶奶正慈爱地望着她。

发布人:497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