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长期处方:既求便利也重安全
2023-08-30 11:20  浏览:468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正在日益增加。近年来,已有不少地方开展了长期处方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的《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病病种覆盖范围。未来,越来越多临床诊断明确、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将从中受益。


覆盖病种不断扩面


40岁的黄先生有着8年多的支气管哮喘病史。平时工作繁忙的他此前一直没有规律就诊和服药,因为“一两周就要跑去开一次药,实在抽不出时间”。几个月前,喘息症状突然加重,黄先生坐不住了,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开具长期处方后,他直奔自己签约的浙江省杭州市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生详细询问了黄先生的疾病史和服药情况,并了解黄先生血常规、肺功能等多项检查结果后,判断黄先生病情相对稳定,于是将其纳入长期处方患者管理,开具了8周药量的长期处方,还叮嘱其要规律服药。首次长期处方仅剩1周药量时,黄先生接到了社区医助护士的电话,约定了复诊时间。复诊时,医生为其开具了12周的长期处方,并约定了下次复诊的时间。

从2017年开始,浙江省放宽了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12种慢性病的处方政策:签约家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一次可最长处方12周药量。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宋亚琴介绍,在省级政策要求的基础上,该市又将纳入长期处方的慢性病病种增加了4个;截至目前,拱墅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累计为16种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200余万人次。

“长期处方解决了大问题。”64岁的王阿姨说。3年前患上了糖尿病的她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后,一直定期复诊、开药,控制血糖。得益于长期处方政策的落实,王阿姨每次可以开 3个月的药量。

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上海市的长处方药品目录已经从最初的高血压、糖尿病药品逐渐延伸到慢性肾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等诸多慢性病的常规用药,处方药量上限也从最初的2个月用量增加到3个月用量。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门口,几位老人手提大兜小包,取完药准备回家。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老人都是该中心长期签约的慢性病患者,病情稳定、依从性好,医生给开了长期处方。“长期处方减少了慢性病患者往返奔波医院配药的次数,也减轻了医院和医生的压力。”该中心主任陈应军表示。

北京市开展长期处方服务已有6年多的时间,覆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5类常见慢性病。据统计,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22年度开具长处方323.6万人次。

风险管理不可或缺


各地的实践证明,基层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在减少患者开药频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患者的肯定和欢迎。但不可否认,开具长期处方后,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周期明显延长,潜在的用药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世谦表示,长期处方实施后,慢性病患者会减少就诊次数,但如果没有严格遵循规范,则可能出现慢性病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无法及时检出的情况,产生医疗风险。为此,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医护防”协同门诊。“比如,糖尿病患者来开长期处方时,会由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共同出诊,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健康教育;还会把患者拉入微信群,在患者居家服药期间,对其进行全程随访,确保用药安全。”徐世谦介绍。

杭州市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健介绍,杭州市不仅对16种可以开具长期处方的慢性病实行三级管理,而且针对各病种分别制订了社区临床管理路径,从首诊评估到用药回访、复诊检查都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

仅在杭州市拱墅区,今年已纳入长期处方服务范围的患者就有近9万人。“对长期处方患者开展回访十分重要。”王健说,长期处方用药回访可与公共卫生慢性病管理随访紧密结合、相互补充,既可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又可以保障长期处方工作安全、有效推行。

有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处方管理还用上了信息化手段。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小屋”里,一个巨大的显示屏占据了一面墙——丰台区“健康大脑”智慧监测系统正在运行。陈应军打开“互联网﹢远程血压、血糖监测管理”子系统,一列列患者的实时血压、血糖数据不断更新着。

“红色标记的是血压、血糖异常患者,系统会分别给患者及其家庭医生发送信息。我们会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干预,了解其身体变化和用药情况,以此进行长期处方的用药管理。”陈应军说。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刘志勇 记者 郭蕾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69da****    IP:120.230.1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疑惑
  • 2023-08-29浏览:1240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