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雪
大雪节气已至,不少地方已经飘雪,早晨迎着寒风硬着头皮出门,呼出去的每口气都“蒸蒸日上”。
气温就像温度计,忽上忽下玩游戏,装备齐全全在手,到底还是我“命硬”。只有回到屋里才觉得有了点温度。
那既没有空调又没有暖气的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呢?难道是把身上衣服裹紧裹紧再裹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下面就从衣食住行四方面浅扒拉一下古人如何御寒。
壹
现今棉花已非常常见,冬季御寒,我们更多的也选择了羽绒品和丝绵品。
而在古代尤其是棉花普及范围很小的宋代以前,人们是怎么御寒的呢?
从最古老的兽皮,到衣服夹层的“裌(jiá)衣”(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风衣),再到往夹层里装填充物。富贵人家用保暖性能好的丝绵,大部分穷苦百姓则用促销的麻、葛等,等到宋末元初的时候,棉花才开始大量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家家户户才能买得起棉衣。同理,被子和褥子等也会采用夹层的方式加上木棉、丝绵、麻布片子等抵御寒冷。
“弹棉花”名场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贰
冬季,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火锅简直是人都要幸福到飞起。
南京博物院就展出有江苏盱眙(xǖ yí)西汉江都王刘飞墓中出土的一件铜分格鼎,内部有四块隔板与一件圆筒,将整个鼎内分为五块独立区域,可以将不同食材放进不同格内避免串味,被称之为“2000多年前的鸳鸯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另外,古人还有属于自己的“保温饭盒”,如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有一套清朝光绪年间的“保温饭盒”——描金青花五彩八宝纹瓷温碗,以倒上开水,把盛着饭菜、汤羹的瓷碗放进去,浸泡其中不断吸收热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当然,喝酒也不失为一种御寒方法。
叁
火炕是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民居卧室基本都设有火炕,与厨房炉灶相通,灶坑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进入炕内给室内加温。直到现在,东北农村仍在使用这种取暖方式。再如下面的“壁炉”和再下面的脚炉,围着火炉一边喝酒一边闲聊,非常舒适。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雍正行乐图》其中一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另外,还有“火墙”,一般多见于古代皇宫采暖,将宫殿墙壁砌成空心,下挖火道,殿外设炭口烧木炭火。
椒房殿
大家应该都听过椒房殿吧,不知道的以为就是一个宫殿的名字,其实这个称呼跟取暖有关。古书《三辅黄图》记载,汉代在未央宫中设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墙壁做保温材料,“取其温而芬芳也”,有御寒保暖之效。实际上到底保不保温,咱就不清楚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肆
现在流行的暖手宝,古人也有!
在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唐代的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这是迄今发现的唐代香囊存世品中,最大的一枚。白居易的诗中写道,“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这件香囊由于它特殊的持平结构设计,不仅能熏香,还可以暖身,堪称唐代“暖手宝”。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法门寺博物馆保管保护科科长权飞:我们看它的结构,它打开里面有一个持平环,中间有一个放置炭火和香料的碗状的香盂。这个结构是持平环的原理,不管怎样转,里边的炭火还有香料都不会翻落出来,所以扣合上以后,它就可以成为一个热源,可以暖身,也可以熏香。
另外,白居易诗中曾写道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描写的就是古代的“暖手宝”——手炉。往铜制的炉子里放些炭,让火烧的旺旺的,外壳包裹内胆,盖上罩子后或提在手里,或捧在手里,或笼在袖内。这玩意,其中一个大概长下面这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清雍正 铜錾龙纹手炉
不过,古代像什么“火锅”、“香囊”大多数还是在统治阶级间流通,木炭的使用也往往富贵人家家中常见。大多数普通百姓最常见的御寒方法还是建筑内利用火取暖如火炕等以及服饰上多穿点、穿厚点来御寒了。
当然我们现在可以开空调、开暖气、戴围巾了,不用硬抗冬天太好了。在此提醒大家,早晚温差大,大家注意保暖御寒,防止感冒哦。
你在哪座城市,有什么不一样的御寒方式吗?欢迎大家留言。
来源:学渣乐园
编辑:yhc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1.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