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顺合影,1906年摄于日本东京
编者按:
梁启超共有十个子女,除了英年早逝的思忠和夭折的“小白鼻”,其余八个儿女全部成才,每一个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恰巧在20世纪20-30年代,梁启超先把思成、思永、思庄、思忠四个儿女送到国外学习,远隔重洋,他对孩子们的引导和教育都是通过信件往来实现的,这也有幸使这些宝贵教育经验以家书的形式得以留了下来。
以下的话专教训忠忠。
三个礼拜前,接忠忠信,商量回国,在我万千心事中又增加一重心事。我有好多天把这问题在我脑里盘旋。因为你要求我保密,我尊重你的意思,在你二叔、你娘娘跟前也未提起,我回你的信也不由你姊姊那里转。
李惠仙与思忠、思成、思庄、思达、思永几个孩子合影,约摄于1918年
但是关于你终身一件大事情,本来应该和你姊姊、哥哥们商量,因为你姊姊哥哥不同别家,他们都是有程度的人。现在得姊姊信,知道你有一部分秘密已经向姊姊吐露了,所以我就在这公信内把我替你打算的和盘说出,顺便等姊姊哥哥们都替你筹划一下。
梁家的孩子们摄于日本横滨,约1910年
你想自己改造环境,吃苦冒险,这种精神是很值得夸奖的,我看见你这信非常喜欢。你们谅来都知道,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
你看这回西域冒险旅行,我想你三哥加入,不知多少起劲,就这一件事也很可以证明你爹爹爱你们是如何的爱法了,所以我最初接你的信,倒有六七分赞成的意思,所费商量者就只在投奔什么人,详情已见前信,想早已收到。
但现在我主张已全变,绝对地反对你回来了。因为三个礼拜前情形不同,对他们还有相当的希望,觉得你到那边阅历一年总是好的。现在呢?假使你现在国内,也许我还相当地主张你去,但觉得老远跑回来一趟,太犯不着了。
头一件,现在所谓北伐,已完全停顿,参加他们军队,不外是参加他们火拼,所为何来?
第二件,自从党军发展之后,素质一天坏一天,现在迥非前比,白崇禧军队算是极好的,到上海后纪律已大坏,人人都说远不如孙传芳军哩;跑进去不会有什么好东西学得来。
第三件,他们正火拼得起劲——李济深在粤,一天内杀左派二千人,两湖那边杀右派也是一样的起劲——人人都有自危之心,你们跑进去立刻便卷搀在这种危险漩涡中。
危险固然不必避,但须有目的才犯得着冒险。现这样不分皂白切葱一般杀人,死了真报不出账来。冒险总不是这种冒法。这是我近采对于你的行为变更主张的理由,也许你自亦已经变更了。我知道你当初的计划,是几经考虑才定的,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但因为你在远,不知事实,当时几视党人为神圣,想参加进去,最少也认为是自己历练事情的唯一机会。这也难怪。北京的智识阶级,从教授到学生,纷纷南下者,几个月以前不知若干百千人,但他们大多数都极狼狈,极失望而归了。你若现在在中国,倒不妨去试一试(他们也一定有人欢迎你),长点见识,但老远跑回来,在极懊丧极狼狈中白费一年光阴却太不值了。
至于你那种改造环境的计划,我始终是极端赞成的,早晚总要实行三几年,但不争在这一时。你说:“照这样舒服几年下去,便会把人格送掉。”这是没出息的话!
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过过多少,舒服日子也经过多少,老是那样子,到底志气消磨了没有? 也许你们有时会感觉爹爹是怠惰了(我自己常常有这种警惧),不过你再转眼一看,一定会仍旧看清楚不是这样——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你若有这种自信力,便“随遇而安”地做现在所该做的工作,将来绝不怕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磨练,你放心罢。
你明年能进西点便进去,不能也没有什么可懊恼,进南部的“打入学校”也可,到日本也可,回来入黄埔也可(假使那时还有黄埔),我总尽力替你设法。就是明年不行,把政治经济学学得可以自信回来,再入那个军队当排长,乃至当兵,我都赞成。但现在殊不必牺牲光阴,太勉强去干。你试和姊姊、哥哥们切实商量,只怕也和我同一见解。
这封信前后经过十几天,才陆续写成,要说的话还不到十分之一。电灯久灭了,点着洋蜡,赶紧写成,明天又要进城去。
梁启超家书手迹
你们看这信,也该看出我近来生活情形的一斑了。我虽然为政治问题很绞些脑髓,却是我本来的工作并没有停。每礼拜四堂讲义都讲得极得意,因为《清华周刊》被党人把持,周传儒不肯把讲义笔记给他们登载。每次总讲两点钟以上,又要看学生们成绩,每天写字时候仍极多。昨今两天给庄庄、桂儿写了两把小楷扇子。每天还和老白鼻玩得极热闹,陆续写给你们的信也真不少。你们可以想见爹爹精神何等健旺了。
民国十六年五月五日
《梁启超家书(随书赠送梁启超家书手迹)》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启超/著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儿女9人,成人有7人,他们个个成才,都成为自己行业的专家,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3人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一个家庭出了3位院士是极为少见的。
这本书是梁启超晚年给儿女们的信件,每篇皆是美文,信中流露出对儿女们深切的父爱,对他们未来人生的规划和关心,对他们生活无微不至的牵挂,以及对他们的个人修养、为人处事等多方面的教诲。从今天看,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也是超前和有现实意义的。一百多年前的信件,朴素经典的教育文本。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