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从算盘到超算!中国科学家的“劳动工具进化论”|《科学家相册》
2025-05-01 08:27  浏览:361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你们知道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家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1948年巴黎冬夜,钱三强把核裂变数据“刻”在云母片,带回中国,彼时中国科研的精度仍需进口砝码校准。

上世纪50年代,零下30度的西北荒漠,硅砂风暴呼啸而过,邓稼先仍然带领团队开展核试验,用20台仿制的手摇计算机加上8组算盘,组成原始的“人列计算机”,工程师们用厚厚老茧剥出了原子弹的核心参数......靠着苏联甩来的一叠M3计算机图纸,张梓昌带领团队直接开启“吃图纸模式”!仿制出第一台半个房子大的电子计算机,开启中国的计算机时代。

直至如今,“天河星逸”超算算力,是70年前的33万亿倍!能够提前3天锁定台风路径,一秒解码30亿组DNA。从气象到基因再到能源,中国超算正重新定义科技竞赛规则。

智算刻星河,草稿通天穹。从借来的云母片到自研超算,从苏联图纸到量子领先,中国人用70多年证明,从仿制到创新,中国“科技神器”靠的不是硅与铜,而是那群在至暗时刻,以算珠为罗盘、以草稿为星图的追光者!


发布人:3c95****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