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
近年来,国资央企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中央企业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培育激发精神力量,凝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合力。央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国资央企事业,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不断壮大。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央媒体聚焦多支中央企业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展开报道,小新为您摘编整合,一起领略央企青年的创新风采——
01
大山深处守护“硬核”荣耀
中核集团核电青年
“华龙一号”,一个闪耀世界的名字。它是一个里程碑——打破国外核电技术垄断与知识产权限制,由此,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今年2月2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正式交付巴基斯坦。“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的交付,标志着以核电为代表的中国核动力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
电视剧《许你万家灯火》中,当李兰迪饰演的孟晓薇宣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次并网成功时,电脑屏幕旁,这一角色的原型——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操纵员、模拟机教员曹宇华流下了泪水。
2018年,曹宇华被选拔担任“华龙一号”首批操纵人员理论培训教员和兼职模拟机培训教员,同时作为首批学习操纵员,要参加操纵员、高级操纵员考试。2019年,她通过了“华龙一号”首批操纵员考试,成为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第一位女操纵员。如今,为培养更多的核电人才,曹宇华有了一个新身份:专职模拟机培训教员。截至目前,福清核电累计培养出100余名“华龙一号”操纵人员,遍布于运行、生产计划、安全监督、培训等各个领域。
中国核电安全质量部高级工程师周光林,曾经是海南核电1、2号机组核电操纵员。如今在安全质量部门任职的他,每天会抽取国内各个核电站所填写上报的数据,分析归纳经验与教训,整理优秀案例供工程师们学习提高,总结各类安全“缺陷”或偏差,供工程师们规避、完善。
曾经,一代人将青春热血,留在了大山深处。如今,蜀地山水草木葱茏处,回响依旧。
核燃料及材料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勇,每周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大山深处工作。还有很多科研人员扎根在那里,其中不乏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
如今,山里与华阳研发基地间有了每日往返的班车。在市区里安家的科研人员们,不再承受与家人分居的相思之苦。大山深处也修建了基础设施齐全的科研人员公寓,消除了科研人员生活上的顾虑。今年,赵勇的团队里,又来了不少90后。在这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里,他们快速成长着。(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原标题:《中国人的故事|守护“硬核”荣耀》)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02
火箭“心脏”跑出加速度
航天科技六院十一所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专门为空间站建设打造的舱段运输“专属列车”,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重量约849吨,是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被誉为“中国最强”运载火箭,为其提供动力的正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心——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2022年10月25日,液氧煤油发动机长征七号空间站任务试验队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航天六院十一所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承担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是我国唯一掌握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代表我国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主发动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成功引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迈入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除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外,该研制团队成功完成了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遥五和遥六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将梦天实验舱和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完美收官。
现任航天六院十一所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研究室副主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的马楠主要从事高压补燃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工作。在120吨级、18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工程研制阶段以及可靠性增长试验阶段,他带领团队相继解决了发动机多边界条件可靠起动、关机后效精确、点火品质优化等技术难题,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增长研制总结及成果应用论证。
来自总装设计室的贾晨露是一名“90后”青年员工,主要负责亚轨道运载器主发动机动力系统试车、首飞及重复飞行的所有总装工作。“不忘初心,严、慎、细、实。”随着工作年限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加,贾晨露越发感受到这几个字的重量,“这是一份伟大光荣的工作,也是风险极高的工作,我不断提醒自己,把这句话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再认真一点,再细心一点。”
目前研制团队共有成员43名,35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员占比80%以上,研制团队充满着创新的血液。鼓励创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发动机性能仿真计算软件等,大幅提升了发动机的研究水平,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方案,为发动机的研制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也促进了年轻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长足动力。(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杂志,原标题:《火箭“心脏”跑出加速度——记航天六院十一所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03
打破技术垄断勇闯科研“无人区”
航天科工四院研究团队
“这是全新的技术挑战,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国内外几乎没任何先例可循,我们必须从基础科学入手。”
“我们还可以与知名高校等开展协同创新、集智攻关。”
春末夏初,北京西部的一处科技园区,外面看上去一片静谧,里面却是热火朝天、唇枪舌剑,一群年轻人正围绕一项科技项目展开论证。这是我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中国航天科工四院研究团队的工作缩影。
在四院,有这样一支年轻的研发力量,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有理想、有激情、有学识、有担当,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也实现了自己心中航天报国的崇高理想。
多年前,孙均政硕士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那时他已经收到外企录用通知,高薪、管培生,前景一片大好;另一个选择是航天,一个在不少同学看来“神秘的地方”。因为热爱,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成为四院四部预研团队的一员。
这么多年鼓舞孙均政坚定前行的,是这种发乎于心的兴趣,和持续创新、不断突破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使我们保持热爱的氛围”。
2020年,在四院四部的大力支持下,孙均政通过点将组成攻关小组,向一个全新的智能系统发起冲击。和此前的无数次“拓荒”一样,他和同事们必须从零开始。“为了保证团队能够专心研究,四部为我们开展工作‘保时间’‘减负担’。那段时间,我们一有灵感就跑到会议室里头脑风暴,设计理念在观点激荡中迅速升级迭代。”孙均政回忆道。最终,技术方案在一间8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逐步成型。
2017年博士毕业的杨婧是四院晨信公司预研团队的一员。团队成立之初,35岁以下成员达到90%,博士占比接近70%,团队因此以“年纪轻、学历高、敢闯敢拼”在航天系统里“出圈”。
“全功能软件定义是新一代航天装备必备的智能化技术,必须占领这个技术‘高地’!”这是团队始终坚持的目标。
作为行业内的一项新课题,想要把“硬骨头”啃下来,难度可想而知。谈及“创业”之路,团队负责人胡春燕感慨道,“当时这个技术是被垄断的状态,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举步维艰。但因为热爱,团队全体成员坚持不懈、集智攻关,在公司提供人力、物力和机制等有力保障下,我们终获成功。”如今7年过去,团队陆续攻关了智能指挥信息系统等数10项关键技术,掌握超过50项核心专利。(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原标题:《撬动更高“含新量” 航天青年勇闯科研“无人区”》)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04
挥洒青春逐梦蓝天
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中国从此告别没有舰载机的时代。当人们还在为试飞成功欢呼雀跃时,现场总指挥罗阳却倒在了岗位上。如今,一群年轻人在罗阳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继续为航空报国的梦想努力拼搏。这个团队,就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
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张敏,是沈飞面向应届毕业生招募的第一届博士生。工作后,张敏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专业方向转变为企业流程管理。
对张敏而言,虽然有兴趣,但很多理论知识都得从头学起。走出“舒适区”的她,先后取得了架构师、经济师等资格证书,又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帮助沈飞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职能式管理向流程化管理的提质升级。“10年来,我们结合航空装备研制生产实际,打通从合同签订—生产计划—生产执行—质量控制—试飞交付—客户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链条。”张敏说。
启动机器、输入数据,按下开始键,临近下班时间,李晓丹还在和同事用3D打印机打印零件模型。“我们设计的产品,很多来自3D打印。”李晓丹说。从进入沈飞起,这名知性的女孩子,肩上便扛起了重担。
随着科技发展,增材制造技术进入航空人视野。当时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对于沈飞乃至整个航空产业来说都是全新技术,创新难度极大。“青年突击队,就要攻坚克难。”李晓丹说。她带领队员从设备安装、调试开始做起,不分昼夜地在现场摸索试验参数,优化工艺数模,一次次地试验改进,不到一个月,就打通了典型工艺样件在公司内的全流程试制,创造了行业内以最短时间实现高端装备使用并具备零件生产能力的先例。
李晓丹(右二)带领团队成员在学习理论文章
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2013年以来,航空工业集团以“罗阳青年突击队”为载体,组织广大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学罗阳、做先锋,累计有37万人次参与其中。队员们正以青春之我铸造大国重器,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光芒。(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挥洒青春 逐梦蓝天(守望·特别策划)》)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05
攻关一线冲在前
中国航发 “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
航空发动机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体现。中国航发创新实施党建“铸心”工程,围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先后组建2700余支“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汇聚成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新路。
图①:中国航发动研所党员突击队举起队旗宣誓。
图②:中国航发商发党员突击队队员在航空发动机装配现场作业。
图③:中国航发动力所党员突击队队员集体研究攻关课题。
“6月,完成适应性验证;9月,完成动应力测量适航试验;12月,完成寿命适航试验。”走进位于湖南株洲的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研所)试验间,右侧墙上张贴的2023年重点任务责任状格外醒目。
“这是我们整机试验组的责任状。”刚结束一场试验,AES100发动机党员突击队队员、发动机试验研究部设计师杨艳美一身工装,放下挽起的袖子,从试车台走出来向记者介绍,“时间紧、任务重,为达目标,团队24小时轮班,以求最大化运用试验设备。”
“发往外地的件已起飞,请通知对方收货。”“好的,马上!”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商发)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部团队沟通群里,直至深夜仍在更新工作进度。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再加快,让型号研制工作高速运转,是部门的一致目标。
“供应链上开展联合共建,是大势所趋。但不同部门单位在文化、理念、诉求等方面均有差异,联合并不等于融合。为提高效率,我们通过组建联合党员突击队破题。”供应链和体系建设党员突击队队长唐术说。
3月21日,中国航发第五届青年创新大赛“百团大战”总决赛在上海举办,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以下简称动力所)总体性能设计师陈伟博受邀前来观战。一年多前,陈伟博带领的青年创新团队赢得了上届大赛金奖,“得奖让团队成员感到鼓舞,激励着我们继续专注科研、锐意创新”。
与多数参赛团队一样,陈伟博带领的团队,是他所属党员突击队的一个“青年分队”。“青年分队”选取党员突击队攻关项目的分支领域,充分发挥年轻人创新优势集中攻关,以带动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突破。自2017年起,青年创新大赛累计培育3537支创新团队,凝聚起强劲的青年创新力量。(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中国航发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组建“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攻关一线冲在前(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06
以创新精神守护大国粮仓
中储粮粮食储备仓研发团队
刘旭光接待过不少公众开放日来参观粮库的人,参观者往往会问:“粮库为什么配这么多空调?”这时,刘旭光会指指粮堆里的测温电缆说,控温储粮是中储粮900多个粮库的标配。
刘旭光是中储粮安徽分公司铜陵直属库仓储管理科副科长,2008年他入职时,中储粮一个直属库只有几个仓是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样板仓,“但现在每个仓都是样板仓、示范仓,做到了科技储粮全覆盖”。
在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工作了10年的王跃介绍,如今粮仓里不仅能做到“手摸无尘、口吹无灰”,储存和进出粮环节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科技化和智能化”。
粮食储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数据显示,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储备集团,目前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中央储备粮的综合储存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包括“数字粮仓”、“智能在线监测”、“四合一”科技储粮、智能氮气气调等在内的多种储粮技术,塑造出我国大国粮仓科技化、智能化的模样。
“藏粮于技”的显著效果离不开一代代储粮人,他们参与并见证着绿色储粮、智能储粮技术的发展。
刘旭光的任务是观察、检测粮食的各种“生命体征”。入职10多年,刘旭光在本职工作之外只盯着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储粮害虫防治。他告诉记者,储粮害虫防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储粮品质的好坏和损耗量大小。当研究遇到瓶颈时,女儿让他喝罐啤酒“借酒消愁”,结果啤酒沫让他有了灵感,他和团队成员带着设计方案找到啤酒厂家,说服厂家制作二氧化碳汽化装置,这后来成为设备突破的关键。
当刘旭光和团队加紧升级更绿色的害虫防治技术与设备时,另一个年轻团队也在粮仓创新设计上下足功夫。
“我们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大家接手架空式粮食气膜仓项目研发时,很多设计工程师都没有把握,经验值充其量为20%。”回忆起这个项目,参与并主要负责的王跃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夜以继日投入,不抱怨、不放弃的样子。
这是个从0到1的尝试。王跃告诉记者,仓体施工模拟验算填补了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施工模拟方面的技术空白,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而这一项目的灵感来源于2017年央企创新成果展上的气膜煤仓。“既然气膜仓可以储煤,那么它能不能储粮?”王跃说,粮食的储存要求与煤炭相比更为苛刻,要在气膜煤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气膜粮仓,需要进行非常大的改变和提升。“团队成员当时并没有很足的信心,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在驱动。”
经过1800多天的持续攻坚,这群人做成了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团队先后突破20余项“卡脖子”技术,实现1项世界首创技术,实现了粮食储备仓在“绿色储粮”领域的重大技术革新。(内容来源:中国青年网,原标题:《一代代储粮人参与并见证智能储粮技术发展 以创新精神守护大国粮仓》)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07
让核电站拥有自主“神经中枢”
中广核核电青年
3月25日,我国西部首台“华龙一号”机组——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成功投产,由中广核自主研发的“和睦系统”系列平台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机组上成功应用。这一事件,成为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自主自强”发展核心技术的背后,有一群核电青年十余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这群年轻人用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保障着我国许多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中广核上海科技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系统测试区,年轻的工程师们正在开展测试工作
程康学计算机出身,2007年读研究生,广利核的一名高级青年工程师来学校宣讲,坐在台下他听得心潮澎湃,“全世界只有2—3家公司能做(核电DCS系统),我们国家也要自己做。年轻人进入这个团队,可能会耗时10年、20年来研发系统,但研发成功也一定能震撼全世界。”
随后,程康加入广利核实习。从2007年开始,他主要参与“和睦系统”的研发,“我们整个技术研发团队200多人,有写代码的,有做硬件的,平均年龄30多岁,意气风发。”
2010年10月,我国自主核电DCS“和睦系统”发布,填补了我国核电在该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和睦系统”已在多种堆型核电机组上安全稳定运行超过50堆年,并为我国核电建设节省资金超过五十亿元,实现了我国核电DCS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
年轻的“和睦系统”,对年轻人有着充足的吸引力。在上海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海科技建设了十几个专供科研人员使用的高标准创新实验室。程康告诉记者,第一代“和睦系统”实现了安全问题上的技术突破,下一代“和睦系统”则要变得更“聪明”,而参与新产品研发的,几乎都是年轻的85后、90后。
2021年9月,中广核以广利核公司为依托,整合几家成员企业组建了数字化平台——上海科技,全力奔赴新的赛道。
广利核工程中心安全级DCS组长孙月亮告诉记者,这家公司吸引的都是同一类青年人——那些对核电行业有兴趣,且愿意用自己的创新实践改变现状的人。她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在核电事业领域突破创新的年轻人关注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入到强国建设中去,“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原标题:《这群年轻人让核电站有了自主的“神经中枢”》)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报道全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央企青年将勇担重担、冲锋在前,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所有年轻的朋友
五四青年节快乐!
责任编辑丨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