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
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
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记者看法院”专题策划重磅回归!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近期陆续邀请日常采访最高法的“跑口记者”讲述2022年采访报道人民法院工作的体会和感受,并与读者一起重温他们的代表作品。
想看到这些“跑口记者”的庐山真面目吗?
想知道他们眼中的人民法院
都是什么样吗?
一起来围观!
这位记者是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转眼一年又过了,虽然因疫情防控需要,实地去最高人民法院的机会非常少,但是我们用镜头记录人民法院一年工作却并不少。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人民法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上,勇毅前行,硕果累累。
遇到有人摔倒,你是扶还是不扶?这样的问题也许曾经困扰过你我,但2022年最高法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就对日常生活中的“扶不扶”“劝不劝”“救不救”“管不管”问题亮明了态度,坚决防止“和稀泥”,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
网络购物、订外卖时,买到了过期食品时,你该怎样维权?2022年最高法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就明确了外卖平台责任、商家责任,让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放心消费。
遭遇家暴怎么办?就连这样的“家务事”,人民法院也是要管的。2022年,最高法会同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提高对家庭暴力受害人保护力度和水平,让家暴不再“没人管”。
这一年,从舌尖上的安全到头顶上的安全,从个人权益保护到和谐家庭建设,从守护绿水青山到依法惩治严重暴力犯罪,人民法院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作出了一个个公正裁判,维护着公平正义,更守护着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平安。作为跑口最高法的总台央视记者,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人民法院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每一次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人民法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征程上,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正在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我们也期待着人民法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代表作品
最高法: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强制搭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李明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 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20条具体举措,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意见》提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力度,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低价倾销、强制搭售、屏蔽封锁、刷单炒信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认定经营者滥用数据、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支持保护市场主体自主交易,切实弘扬契约精神。对具有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利用中小微企业处于危困状态或者缺乏判断能力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依法支持中小微企业撤销该合同的诉讼请求;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中小微企业合同履行不能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明显不公的,按照不可抗力、情势变更规则,结合案件事实,公平合法地判令免除或者部分免除责任、变更或解除合同。
在审理案件中,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严防把民事责任认定为刑事责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产生的民事纠纷,因刑事案件无法推进审理、无法维护其民事权益的问题,《意见》规定,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外,如果民事案件不是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不得以刑事案件正在侦查或者尚未审结为由对民事案件不予受理或者中止审理。
《意见》还提出,建立办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依法保护有挽救价值的中小微企业,对于中小微企业因资金流动性困难不能清偿债务的,要积极引导各方当事人达成减免债务、延期支付的执行和解协议,依法为企业缓解债务压力、恢复生产经营创造条件。
最高法:不用“指尖诉讼”代替面对面服务 杜绝以调代诉 拖延立案等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李明
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让老百姓只进一个门,一站式办理诉讼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在线诉讼服务,这是否意味着面对面服务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线下参与诉讼的体验会不会打折扣?今天最高法立案庭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
最高法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在线诉讼服务,在线立案、在线交费、在线调解……做到诉讼服务全天候“不打烊”、全流程“零跑腿”,让老百姓解决纠纷更方便、更快捷、更及时。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钱晓晨:我们提供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让那些善于使用网络应用系统的群体,享有“掌上办事”的便利,但绝对不会因为有了在线服务,就忽视了线下服务,更不会用“指尖诉讼”“云上解纷”代替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对那些不愿意、不擅长使用网络应用系统的当事人,我们提供服务“多选项”,不搞诉讼“单选题”。
最高法介绍,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仍要做到诉讼事务 “一站通办”,让当事人打官司“只进一个门”。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钱晓晨:我们在四级法院建立绿色服务窗口,提供诉讼辅导等贴心服务,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现场或者线上办理诉讼事务。我们的跨域立案服务网点遍布乡镇社区的每一家人民法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方便立案。
钱晓晨介绍,在交通不便、山高路远地区,法院通过巡回审判、送法下乡、进村入户等方式,提供送上门的诉讼服务,让那些不善于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能够摆脱“数字鸿沟”带来的隔阂,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高法:坚决杜绝以调代诉 拖延立案等问题
在发布会上,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还介绍了诉前调解的有关情况,截至2021年底,全国四级法院已全部应用调解平台,在线调解案件累计超过2400万件。大量纠纷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会不会引发拖延立案、年底不立案问题?对此,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最高法介绍,开展诉前调解与立案登记制并不矛盾,本质上都是为群众化解纠纷,让他们可以选择调解、诉讼等最适宜的纠纷解决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刘雪梅:我们加强诉前调解,绝不是为了把法院案件推出去,更不会通过诉前调解损害当事人的诉权。对于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坚定不移贯彻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做到依法及时登记立案,坚决杜绝以调代诉、拖延立案等问题。
最高法表示,将继续发挥12368热线作用,畅通不立案投诉渠道。四级法院已经开通满意度评价系统,实行立案服务“好差评”,当事人可以通过网上、大厅、热线等多种渠道反映问题建议。今后凡是有案该立不立的,一经查实,对相关责任人员将严肃问责处理。
更多作品链接
野生动物犯罪不再唯数量论 两高发布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司法解释
戳穿“假治污”的“真把戏”:使用“COD去除剂”干扰环境监测入刑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司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