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编辑整理 | TOP创新区研究院
素材来源 | Wikipedia、多伦多公共艺术战略报告、日本国家旅游局、TOP创新区研究院、全信息艺术设计、中国雕塑学会等微信平台,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品牌化的城市具有良好的认知与识别度,如历史文化城市北京、园林城市苏州,休闲城市成都,电影之城南加州好莱坞,浪漫之都巴黎、艺术城市巴塞罗那等等。
城市将其特征意象提炼凝固为符号,在人们的记忆里形成固定的印象标签。
而公共艺术已然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承载物和标志,是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的情感经历和记忆的纽带。在欧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和户外艺术品是城市发展的形象需求,被誉为“城市名片”。
为什么公共艺术会有如此效用呢?这还从一个概念说起——
城市“触媒”效应
城市触媒理论是针对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动态效应”,是指城市设计的化学连锁反应。
“触媒”(Catalyst)原本只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触媒在发生作用时对其周围环境或事物产生的影响程度。1989年由美国学者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出了“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一种化学连锁反应,一个具有良性触媒作用的城市设计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正面的推动作用。激发与维系城市发生化学反应的“触媒体”可能是一间旅馆、一座购物区或一个公共景观,一个艺术品或者艺术活动。
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一定是它所带给我们的美好经历,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打动了我们的内心。
柔软艺术看似没有用,但实则最有力量。
今天TOP研究院借助几个案例,带各位来看看公共艺术如何助力城市品牌与区域活力的:
越后妻有
连接自然、艺术与人
越后妻有位于日本本州岛的新潟县(省),她并不是一个城市,而是包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和津南町在内的760 平方公里的区域。“越”在日语里有难以逾越的意思,“越后”就是更难到达的地方,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高山阻隔,随着日本城市化发展,该地区人口向城市迁移,民宅空置,学校荒废,当地“空巢化”“老龄化”问题严重,但此地景色秀美,让人如入仙境:
当地自然风光,图片来源:官方网站
从1996年开始,日本当代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就开始深入研究越后妻有地区,并于在2000年发起第一届“大地艺术祭”,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一届艺术节上,俄罗斯艺术家卡巴科夫夫妇(Ilya & Emilia Kabakov)的创作作品了《梯田(棚田)》,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
图片来源:flickr, Hideya HAMANO
之后,每三年就会举办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创作。这些艺术作品,让人想到顾城写的“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每届艺术祭过后都会留下一些优秀且易于保存的作品,成为当地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年4月,在经历一年的延期等待后,“大地艺术节2022 ” 正式开幕,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63组艺术家参与,一共210件永久作品(包括预发布作品),此次会期时间长达145天,除了一贯夏季50天的展期之外,还增加了春季,秋季的时间,可能也是作为疫情的弥补吧。
随着大地艺术祭在越后妻有深耕20余年,越后妻有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周期性地会吸引大量的人潮涌入:2018年第7届大地艺术节举办时,参观者突破了54万人的记录,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户外艺术节。
人流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越后妻有”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文化符号和区域品牌,民众的地区归属感和自豪感日渐提升。
芝加哥
市中心的艺术公园
提到芝加哥,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地标就是千禧公园的云门 (Cloud Gate)。↓
千禧公园占地24英亩,耗资5亿美元,建成于2004年。在之前,这是一片废弃的停车场↓
拍摄于2001年
但一边是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世界第三高的希尔斯大厦、闻名全球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就坐落于此;另一边则是风景秀丽如诗如画的密歇根湖。绝佳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片空地的命运不会如此简单。
被誉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瑞是千禧公园的总设计师,在规划中强调的公共文化功能。
他亲自操刀设计的露天音乐厅(杰.普立兹音乐厅)营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公共空间,具有地标和视觉焦点的作用。这与芝加哥早前中规中矩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耳目一新。每年会举办的几十场音乐会,在宣扬芝加哥爵士、蓝调音乐文化的同时,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艺术品味。
音乐厅高42m,整个建筑的顶棚犹如泛起的片片浪花,又如卷起的贝壳,展开的花瓣,能容纳7000人的大型室外露天剧场则由纤细交错的钢构在大草坪上搭起网架天穹。
Cloud Gate是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 在美国的首件公开户外作品,由完美抛光的不锈钢板构成,城市的高楼大厦在云门上形成独特扭曲的画面。每天都有无数旅行者为了拍摄它身上奇特的城市轮廓聚集于此,镜中的自己和建筑的融合很是有意思。
游客还可以在云门4米高的拱下面行走。
这种互动性使云门成了千禧公园最大的亮点,凡是来芝加哥旅游的游客都会在此留影。
而在云门附近不远处,就是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它由黑色花岗岩的倒影池和两侧高50英尺的玻璃塔楼组成,喷泉从50英尺高大屏幕玻璃塔上不断变化的人脸嘴中,每隔10分钟左右就从照片里的人的嘴里突然开始喷水,景象奇特,颇有意趣。
以前,芝加哥的出租车会抱怨这个白痴建筑浪费了纳税人的好多钱,他们更愿意要一所医院或学校。但谁都逃不过真香定律——在公园开园两天后,出租车司机就会主动询问顾客,“你还没去过千禧公园吗?那儿太棒了,你可得去瞅瞅。”
这个被誉为“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集中地的千禧公园,已经成为了芝加哥名副其实的地标名片。
多伦多
用制度支持公共艺术
作为全球最多元文化城市之一,多伦多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这里的居民会讲超过 100 种语言。多伦多市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公共艺术对于塑造城市形象和特色、促进社区文化多样性和创新创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19年12月,多伦多市议会审议通过了《多伦多公共艺术战略(2020-2030)》,该战略制定了一项十年计划,希望在整个多伦多市推进公共艺术,增强公共艺术的影响力,增加居民的福祉,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等。(加入TOP读者群,获后台回复多伦多,获取该战略文件下载链接)
战略报告主要分3大部分:一是界定了公共艺术的内涵;二是介绍了多伦多市3项主要的公共艺术计划;三是提出了基于发展愿景的3个战略行动领域——创造力creativity、社区community和无处不在everywhere,并针对性的提出了21项具体的行动计划。
我们带大家重点看看“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 Percent for Public Art”。
早在1985年,多伦多在大型开发项目中(主要是有政府财政支持),鼓励纳入公共艺术成分。到了2010年,市议会批准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指南”,要求大型开发项目将开发总资金的1%捐献出来用于场内公共艺术,较小开发项目提供的资金通常汇总起来建设位于公共土地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当然也会形成在场地内外的混合安排。
开发商们对此也乐于介绍,因为他们意识到,好的公共艺术可以显著提升开发项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Micah Lexier, Two Circles, 2016, commissioned by Brookfield Realty
Public Studio, We Are All Animals, 2015, commissioned by the Daniels Corporation
过去 30 年间,私人开发商已完成约 200 个项目,另有 100 个在建项目,总计贡献了 300 个公共艺术项目。
马来西亚乔治城
壁画涂鸦的力量
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的槟城首府乔治市面积仅有23平方公里,人口约24.8万。
该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古迹区的面积达259.42公顷,其中包括古迹核心区109.38公顷(约1.1平方千米),这里保留了上千座战前东南亚风格建筑物,2008年正式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紫色区域为核心区
乔治城街头景色
除了文化建筑本身,很多来乔治市旅游的人会“按图索骥”,去探访分布于乔治市大街小巷的壁画,这些壁画,或许代表着乔治市的文化精髓。
故事还要从2012年说起。当年,来自立陶宛的青年艺术家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来到乔治市,立刻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传统所吸引。于是他拿起画笔,在街头涂鸦起来。要是一般的城市看到此举,肯定不会太在意,甚至不高兴:我好好的传统文化建筑岂容外人涂鸦?
但乔治市市政当局却很兴奋:乔治市为庆祝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四周年,槟州艺术委员会启动了“乔治市镜像计划”,希望公众在大街上体验视觉艺术,从而重新发现乔治市古建筑之美。恩尼斯的做法启发了他们,于是乔治市希望恩尼斯再画一些壁画。
随后,恩尼斯在乔治市创作了8幅壁画,马来西亚的艺术家也创作了另外一部分画,这里的壁画也通过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向的人们讲述着整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很多人为了寻找壁画,会围着老街一遍一遍的行走,直到把导游图上标注的壁画全部找到。↓
其中,恩尼斯创作的“骑自行的姐弟”,这幅壁画还获得英国卫报选为“全球15大最佳壁画”之一。
Children on Bicycle, George Town Festival 2012
机车小孩 boy on bicycle
荡秋千的姐弟
壁画在装点整个乔治市核心区域的同时,因其具备寻宝一样的趣味互动性、图文并茂的可读性,及官方参与的规范性而广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并由此成为整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
波士顿
吸引全球艺术人才
从2015年以来,波士顿市把当地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嵌入”相关管理部门,用公共艺术激发政府工作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波士顿发起了“驻城艺术家”(Artist-in-Residence)项目。
这个项目从2015年10月启动,每年都会资助艺术家来波士顿,每人给20,000美元的津贴,并且提供6个月在波士顿的住宿,支持艺术家们在当地完成自己的艺术项目。
2015年,项目共收到波士顿地区来自音乐、舞蹈、电影、街头艺术等各领域艺术家的111份申请。7位来自马萨诸塞州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艺术专业人士以及相关机构和市民代表组成了评审团,评选标准包括艺术领域、专业素养、社会经验、对城市是否充满感情等。
11名艺术家将获得了该项殊荣。项目人员表示,“这些艺术家将帮助我们提升城市的文化资本并将其融入核心的城市服务,造福所有的波士顿居民。”
在这些艺术项目中,有“让废弃的建筑获得重生”的一个案例:影像艺术家乔基·弗里德曼(Georgie Friedman)的合作在波士顿社区发展部以及公园和休闲部之间展开。
波士顿有大量闲置的场地和建筑,社区发展部希望采用建立商业区或修建公园和休闲场所的方式振兴这些场所。弗里德曼针对这一想法提出了“改变城市:视频风景”的建议,在特定地点设置大型装置艺术,把自然元素以视频的方式投影到现有的建筑物上,通过公共艺术改善社区。
另外,还有艺术家用音乐治愈心灵——
华裔青年音乐家刘茂珍(Shaw Pong Liu)擅长小提琴、声乐和二胡演奏,她与波士顿警察局、青少年激励(Teen Empowerment)等部门合作,创造性地以音乐的方式探索如何修复经历枪支暴力、种族问题后的心理创伤及弥合警民间的紧张关系。
几乎在任何一个地方,文化资产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与传统的经济因素一起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当公共艺术以传统文脉为依托,以城市环境为背景,就连续了文化的历史传承,建立起城市的文化认同,成为国家或城市的视觉形象。当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以区域的景观营造方式塑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就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脉资源和投资环境条件。当公共艺术以城市家具的形式介入城市空间,将城市功能设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城市功能设施,为城市赢得荣誉,给市民提升了自我归属感。
公共艺术活动为城市留存共同的文化记忆,为城市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城市塑造品质,为人们的生活提升质量与尊严,并且形成相同的文化认同。
来源:TOP创新区研究院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