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笔者自2023年初有幸偶遇这芦苇深处的杨家舍,即为水边金黄色的芦苇与村中石碑所吸引。
东台市梁垛镇杨家舍有一块示谕碑(告示碑),今嵌在庄中土地庙外墙内,该碑青石质长方形,尺寸95×37cm,碑面有裂缝。阴刻楷书,清晰,无界格,计九行,正文小字满行35字,共228字。现录文如下:
东台县知事胡为
给示谕禁事。据鹤落倫乡八汊港杨家舍民人杨瑞田、杨松桂、杨松林、杨松岭、杨居良、杨居甫、姜成实、姜韩氏等呈称:伊等庄内原有土地庙,神验普著,远近叩祷,信仰者每逢香期络绎于道。因庙址过狭,由伊居良、居甫捐地一方,新建庙屋一所,定名曰“龙神宫”。公同管理,侍奉香火,请示禁践扰。并出具切结到县,据此除批示外,合行给示谕禁。为此,示仰该处居民人等一体知悉:须知杨瑞田等捐地创建龙神宫庙宇,系为尊重神道起见,自示之后,倘有不法之徒任意践扰,定予查究。其各凛遵毋违,切切特示。
中华民国九年九月二(东台县印)日县知事胡为和
示谕 发杨家舍牌示
东台杨家舍示谕碑。碑文撰者胡为和,字克之,号礼延,贵州独山人。民八年(1919年)六月与东台县知事彭世祺互调,八月接印视事。民九年九月调署金坛县,十月离任东亭。
据介绍,原“龙神宫”为南北二殿,位于今天土地庙背后拆迁空地,庙宇供奉土地、龙王和菩萨塑像,两殿在解放初土改和公社化期间先后拆除,拆下的瓦木料用于鹤埨粮库农机厂等单位建筑,北边的正殿被拆前曾做过村小学,先生有鹤埨陈德生等人。庙宇拆毁后,这件散落在民间的告示碑由村民杨德林收藏。生产队解散后,为了恢复村中庙宇,村民曾合力多次在旧址前修建土地庙,并将石碑重新砌在外墙上。
“这庄东南大河叫八汊河(港),北起梁垛河,南到八汊村,通鹤埨,这河以前行货船。”
“杨家舍老祖宗是杨百万,一人从苏州落脚杨家舍,生二子,到我这儿为第八代。”杨世林(67岁)如是说。碑文中居、松字排分别是其曾祖、祖父辈。村中经忏师父杨德官介绍说,其堂叔杨松彩是旧西溪五神庙当家僧人,土改时病死于庙上。在世的话,有一百三十多岁。因排行老五,人称五和尚。该人物旧文《西溪五神庙及相关人事考辩》有记。
从口述及碑文看,杨百万大致是东台建邑初移民东台,至民国九年时家族蕃昌,该年由族老杨瑞田老人带领子孙族人捐地建庙,目的是祈祷龙灵保障一方平安,有如村民言:“当年修这龙神宫,是因为每年夏秋之交,常看见两条白龙在这东边汊港汲水,一时间天昏地暗,河水咆哮,浊浪汹涌,先祖于是砌这龙王庙,以应神灵。”“1768~1987年东台自然灾害录”(市志)载,自民国建始短短九年中,东台县发生秋季海水倒灌灾害就有四次。时间为民国二年、三年、六年、九年。该庄地处堤西大兴圩内洼地,频繁的海水倒灌在直接破坏农田作物的同时,也会引发土壤板结,逐渐盐渍化。此外,洪泽湖经年西水下注与天气干旱异象等情也是导致圩内夏秋熟无收的另一原因。单干旱灾害一项统计,从建县至民九年153年间共发生36次之多,平均每四年出现一次大旱。所以世代耕种为业的杨家舍村民面对连年海水倒灌、旱涝交加,将村内土地庙扩大改建成祀奉兼管人间雨水的龙神“龙神宫”,祈求风调雨顺,平息水患,实系生活所迫。
碑文撰者胡为和,字克之,号礼延,贵州独山人。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年,1897)拔贡,二十七年七月署任浙江平阳县令,三十年知余姚县,三十四年补太平县令,宣统二年调署黄岩县,连宰大邑,创学堂禁恶俗,政绩斐然。三年传旨嘉奖。辛亥后改任太平县民事长,民三年二月正任江苏丹阳县知事,民五年一月(洪宪元年)内务部因其拏获巨盗迅速照章请奖,政事堂奉批给奖。民七年一月又因其知丹阳办学成绩卓著荣获国务院与教育部联名表彰,同月调署高邮县,三月接印任事。民八年(1919年)六月与东台县知事彭世祺互调,八月接印视事。民九年九月调署金坛县,十月离任东亭,十二月知金坛,后调省差委。民十二年至十四年再任丹阳县,服务苏省十余载,其间组织主修《三续高邮州志》、《丹阳县志补遗》、《丹阳县续修县志》等一批地方志书。胡为和践莅本县期间,积极整饬典息,酌减民困;同时设馆修志,协汇地方掌故;并力推国民教育,通过民九年县教育行政会议议决,筹办义务教育,设立保护施送学产人案,提倡男女同校,整顿县内各女子國民學校,吸纳西学。
杨家舍示谕碑,为胡为和离任东台县前一个月所立,该碑不仅展现出其为官一方的悯农恤民情怀,同时也暴露出由前清官僚出身所固有的思想局限,于邑政上的因陈守旧。《嘉庆东台县志卷十三·礼典》云:“龙神庙每年春秋仲月辰日祭。”旧清职官每年需对县邑内由国家主修的先农社稷风云雷雨邑厉诸坛以及文庙城隍等等祠供神祇圣贤行礼阙谢以希庇佑外,对多数由地方搢绅和民间私人所捐赀修建的祭拜对象,如龙神金龙四大王关公刘猛八腊等也须依勅旨供奉定期祈祭。其中以旱暵降雨的龙神犹为敬重,特别是雍正朝经历了一系列从上到下的敕令标榜,龙神崇祀绅民蔚然成风,情形如同期传教士冯秉正(Joseph-Franc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盛世刍荛》(1733)描述:“城市乡村,俱有龙王庙,平时供献不绝。”
拾缀相关申敕,《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硃批谕旨》等清史文献载,其元年(1723)将京师西苑紫光阁北前后殿改建为时应宫,“前殿奉四海四渎龙神,后殿中奉顺天佑畿时应龙神。两旁左右奉十有七省龙神,设住持道士以供香火,每年六月十三日、新正前后九日、万寿圣节前后三日皆启建道场”;“二年勅封四海龙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均遣官赍祭文香帛,交该地方官致祭”;“五年覆准石景山浑河龙神已勅封为永定河神,应令河道总督春秋致祭”;“七月十一日又上谕,龙神散布霖雨福国佑民功用显著,朕在京防设各省龙神像位为各省祈祷今思。龙神专司各省雨泽,地方守土大臣理应防城供奉,朕特造各省龙神大小二像,着该省督抚迎请供奉本地防城展祀”;“五年十月十二日上谕,泗州虹县等五州县共涨出新淤之地二万二千余顷,应陞科银四万八千余两,此皆天地神明养育万姓,故使从前沮洳之区顿成数千顷膏腴之壤,朕心感悦,宜防诚展祀以神贶,新建龙神庙二处,着河道总督遣官致祭”;因浙江宁波府镇海县蛟门山龙神镇守海防庇佑安澜,七年正月覆准其“加封为涵元昭泰镇海龙神(《浙江通志》记为五年奉勅封涵元昭泰镇海龙神,发帑银二千五百两创建祠),有司嵗以六月朔日致祭”;又秋七月“覆准宁夏大渠正牐龙神勅封为宁渠普利龙王之神,每嵗守土官春秋致祭”;“八年覆准惠农昌润二渠工程告竣,宁夏宁朔二县既各建龙王庙不便合祭,应令两县各设神牌,书宁渠普利之神,于每嵗春秋仲月辰日照山川礼致祭”等若干雍正年间官修龙神庙谕旨及敕封,在不断强化龙神所具备雨泽安澜息壤护疆等等超自然力的舆论同时,甚至一度颁发诏令将地方旱情纳入官员任期考成,曾于五年闰三月、七月奉谕中几番重申“凡地方水旱灾祲皆由人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阙失,或督抚大吏不修其职,或郡县守令不得其人,又或一乡一邑之中人心诈伪风俗浇漓”等训敕,均有效地促进了清季各地官民人群对龙神的信崇,和对龙祠的保护与葺缮。
当然体现在民九年东台县维持杨家舍龙神宫给示案中,除了深受知事胡为和为官履历影响外,结果亦与民国政府四年十月二十九日颁布《管理寺庙条例》不无关系。该条例共六章三十一条,依据其中第一章第二条与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寺庙财产与普通人民受同等之保护,寺庙财产不得籍端侵佔;和第四章第二十七条侵佔寺庙财产时依刑法侵佔罪处断等罚则,保护龙神宫免受村中不法之徒践扰,自然也成了该管县知事为条例所赋予的对辖内寺庙财产注册处分、庙务申诫审理等政法权益之外的法律义务。需要一提的是,尽管该条例主张保护对象包括僧道住守之神庙、从前习惯上奉祀各庙等等宗教客体,但对于其类祀奉神灵并无定义和推崇,只是要求以“不背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者为限”。所以斟酌示谕意见:“须知杨瑞田等捐地创建龙神宫庙宇,系为尊重神道起见”;和文首将杨家舍一干人赞美呈词引用于碑:“神验普著,远近叩祷,信仰者每逢香期络绎于道”;以及碑文对四年法度忽略、旧式文尾用语等情,以此衡量该员处置行为,应该更多是基于其前清行政经验沉淀。而对于杨家舍庄民单方面私自改变土地庙用地和庙名,增添奉祀龙神一事,明显有背条例第六条之规定:“凡寺庙之创兴合併及改立名称并现存寺庙须向该管地方官禀请注册”,并未按程序先行向县知事提出申请备案。该行为依本条例第二十条:“凡应注册之事项非经注册及公告,该管地方官不任保护之责。”为此该员未作澄清,只是选择性地积极迎合呈告,既给批示又立谕禁;且采取与之截然相反的行径姿态,整个告示环节缺乏对“不法之徒”的取证和兼听。从彼时司法环境考量,民国三年四月颁行的《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当中“凡未设法院各县之司法事务,委任县知事处理之”等等法则的逆行倒施,又重新维护了县级官署政法合一的传统模式。权力集中,无疑是促成这种饬令式邑治经验实现的根本原因,同时也遏抑了辛亥革命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民变和觉醒。
“后来这杨家舍,数杨松桂最有钱,六月星里他家天井当中晒洋钱,摊得都比脚踝高。东厢西厢砌的夹墙,里面全是用洋油箱子装的钱,晚上人就守在这夹巷里。土匪们半夜来抢劫,怎么翻腾都逮不到他本人,就将女人亵裤脱光摁坐在马桶上,下面点上蜡烛烫,逼迫交待钱财。这些人都是大河口上的农民,头上套着黑布,但口音听得出。”
“龙王庙祠龙神也,海俗尚鬼而事龙尤虔。”*淮南盐场嘉靖时见于志者共十四处龙王庙,中十场占五处:何垛在官坝南,东台在水关北,富安在归堂后,丁溪在钓蛏港西,拼茶在罗家堰。后代以东台场(县)龙王庙规模最为宏敞,该庙地址位于场二铺富庄巷西首(原民初东台女子小学校)路南,正对南门口(水关),其东隔盐仓巷与水月庵(今玉带桥居委会址)毗邻。据社区老者介绍,原龙王庙前后二大进,大殿内供龙王神像,每年春秋地方官照例致祭,1955年改建为县实验小学新校。索隐该庙前尘,其明嘉靖初建,岁久倾圮。天启五年(1625)痒生金文光捐地一叚,楹以复其旧,后又颓废。康熙十一年(1672)武孝廉金日新复倡首募建,增置后堂三楹。又光绪十七年(1891)沈桂重修。沈氏光绪七年任泰州分司运判,列职多年,后捐升道员。二十二年因不禀请开缺,遭两江总督张之洞奏参。该员曾在光绪七年捐廉为何垛场社学延师训课,并规定商灶每桶盐捐钱一文以助办学经费;十二年重修东台三贤祠;十七年重修城内刘猛将军庙。有趣的是,光绪十三年夏四月因以神灵昭着,敕颁江苏东台县城隍庙(邑庙)扁额海安昭佑,加封号曰溥泽。以主司雨泽和海渎安澜而弘彰的龙王神,却在地方官员奏请封爵中败给了城隍神,这恐怕也是分司沈桂十七年竭力重修龙王庙的缘故吧。城隍庙在分司署后,明崇祯元年灶民曹一芳建,乾隆三十六年分司丁世隆重建大殿前楼后楼等,后为县工业局址。台城另有何垛场龙王庙,遗址多变无具载。以历代场图志校雠,该庙大致位于原海(灶)河官坝(盐仓口大坝、减水坝)南三官殿(影剧院)与万寿宫(启平小学)附近,即今东亭里景观街区夹河南岸与鼓楼西路(范公堤)之间。乾隆初圮废后,由本场商人公修金龙四大王庙,新址位于何垛场西门外海道口古金粟菴前,俗称龙王庙。
民国二十七年《东台县城厢图》。东台场龙王庙,地址位于场二铺富庄巷西首(原民初东台女子小学校)路南,正对南门口(水关),其东隔盐仓巷与水月庵(今玉带桥居委会址)毗邻。据社区老人介绍,原龙王庙前后二大进,大殿内供龙王神像,每年春秋地方官照例致祭,1955年改建为县实验小学新校。
《何垛场图》(嘉靖庚戌,1550年)。何垛场龙王庙,遗址多变无具载。以历代场图志校雠,该庙大致位于原海(灶)河官坝(盐仓口大坝、减水坝)南三官殿(影剧院)与万寿宫(启平小学)附近,即今东亭里景观街区夹河南岸与鼓楼西路(范公堤)之间。
而地处海滨之僻的东台县祀奉龙神由来已久,文献最早见《舆地纪胜》(1227)四十卷泰州古迹“东海龙王庙”,该庙建在西溪捍海堰上。曾肇(1047-1107,谥文昭)绍圣四年(1097)知泰州,于次年春到此祭祀东海龙王并著“祭东海龙王庙”一文,相对于北宋祀典规定立春致祭东海神广德王于莱州东海祠,西溪这座以东海龙王为神主庇护海堰的民间神祠,圣绍五年春曾肇祭之,也是其出知海僻体恤民情和自己崇礼态度所然,尽管该文已佚。索隐唐以降历朝国史和地理志,明确以“东海龙王庙”为额的庙宇,惟见于纪胜之西溪古迹。这样的记载在彰显东海先民海神崇拜具像的同时,也无疑为宋代官民海祭对象分歧提供了引证实例。
刘晓东 2024年 小满
跋记
杨家舍在台城西南十五里。民初隶鹤落埨乡,民十八年隶县六区董贤乡,为该乡驻地,以村南许家舍董永庙得名。解放后隶属台南区。1957年合并成大乡董贤乡,驻地鹤埨。1958年杨家舍改称董贤大队,隶属董贤公社,即1966年台南公社。文革曾用名立新大队,旧有耕地2848亩,有8个生产队。2010年镇村合并改称梁垛镇董贤村。
村民杨德官等人介绍:杨家舍过去是个四节垛,周边环水。只有一顶木便桥通河西。解放后学校设在龙王庙。这杨家舍祖宗墓是块古牛地,所以子孙庄户家家都有田有力气。大凡姑娘嫁外去,一般会以牛车为嫁妆,每到春耕,全家男劳力还会主动去帮忙,开田种地。南面八汊墩上有个姓苏的见不得杨家发达,就找个阴阳先生暗地里做法,半夜用个铁锹挂双草鞋贴张纸符,把古牛地的地脉给铲断了,第二天大早只见牛场一塘的血水,杨家舍从此就不兴旺了。古牛地就在南边兴圩那儿,后被曙东河挖成南北两块地。老杨家舍四十多户人家,现在大多搬到南边庄线去了。
我们从小就记得,这龙王庙前五檩后七檩,大殿屋脊上雕有两条金龙,为双龙戏珠。大殿里释迦牟尼佛像坐在正中央,龙王像就供奉于左边上手。两侧是八大金刚,脚下都踩着鳌鱼。过去有说:“扁担不能一头沉,脚板一松鳌鱼扎眼就翻身。”鳌鱼翻身,结果会天动地摇,引发海啸和地震。原来这杨家舍龙王庙兴旺啊,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有和尚经忏念经,八汊高桥鹤倫等十乡八里的百姓,一早都赶到这儿来敬香祈福。六月初一水稻种好了,就开始做庙会,家家户户到庙上敬斗香,一旁和尚念各种经,有大悲咒、十小咒、金刚经,楞严咒,梵音远播,听者无厌,热潮啊。
杨家舍卫星图
四下辗转,又逢村民杨来宝、杨世富等人热心讲解:这盖茅草的砖屋是杨家舍现存最老的房子。上面原来是青瓦,解放后换过茅草。周后茅草又烂掉了,部分改用大瓦作檐瓦。这户人家祖上叫杨林德,整个董贤一组只剩下这老屋子,是个空屋,下人早已迁到河西。庄上地主叫松桂,人就住这屋后面。以前杨家舍都是青砖路两边小瓦屋。东边八汊河上的桥是上半年造的。大队部在庄线五队那儿,这儿虽然偏僻,但提起十八里河口杨家舍,恐无人不知。泰东河水从村西王泥沟,转到杨家舍直奔八汊港通十八里河,北边的口子称八汊口子,十八里大河口子在西北角上。抗战期间汉奸二黄经常从南边过来放火,原因是这儿长满芦苇,一眼望不尽头,打起仗来嫌碍事,容易遭受伏击。有次新四军从河北游水过来也要放火烧这芦柴荡,不料西风一刮把庄上房屋烧了遍。这件事村民杨德信曾写过材料上访,只是这放火的人早已死掉。老话讲:“王泥沟红柴点起来,杨家舍房子全烧光”,就指当初这回事。
杨家舍老屋。上面原来是青瓦,解放后换过茅草。周后茅草又烂掉了,部分改用大瓦作檐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笔者自2023年初有幸偶遇这芦苇深处的杨家舍,即为水边金黄色的芦苇与村中石碑所吸引。冬月再访,有见庙旁老楝树被寒风拦腰折断。村民说,也许是天意,苦楝树紧靠着庙长,风水好不了。杨家舍过去四周全是河沟和野芦柴,出脚闭塞,现在村子北边的东兴高速工程已近半,你看这庄中还有几段泥土路,但一切终会改变。
刘晓东 2024.8.4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若转载引用请注明作者及简书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