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塞罕坝精神 筑牢生态屏障
河北承德:在推动形成
绿色发展新格局中展现检察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考察】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深入国有林场、文物保护单位、农村、社区等进行调研。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仲夏的塞罕坝格外美丽。这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更是承德人的精神家园。“每到塞罕坝,我都被郁郁葱葱、旺盛生长的绿色林海所震撼,被机械林场三代育林人踏冰卧雪、不畏艰险,终使茫茫荒漠变成塞北‘绿色明珠’的精神所感染。”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察长丁红琳深有感触地说。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北承德调研。一年来,承德市检察机关的每一名检察人员,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具体实践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检察担当守护京津生态屏障。
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
共筑首都生态“护城河”
承德全市有自然保护地6类71处,总面积1178.1万亩,辖区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是京津唐的重要水源地。
为了守护好承德市的绿水青山,承德市检察院与市中级法院、公安、环保、国土等部门会签《关于建立实施环境司法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等3个执法司法协作文件;与承德市林长制办公室、河湖长制办公室分别会签了协作意见,全面推行“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形成各级林长、河湖长领导下的检察机关与有关责任部门协作配合体系,共同推进林草河湖生态文明建设。
承德市与辽宁省朝阳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京市密云区等地接壤,为共同守护好祖国北部的绿水青山,承德市检察院与赤峰市、朝阳市等地检察机关会签了《关于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定时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案件信息,建立跨区域移送案件线索机制,统一司法尺度,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
2021年8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一周年之际,承德市检察院与北京市密云区检察院召开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交流会,围绕密云水库及潮河流域协作保护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会上,两地检察机关会签了《关于深化密云水库饮用水源地跨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协作办法(试行)》,以守护密云水库为切入点,建立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检察协作机制,更多探索“检察工作一体化、司法标准统一化”的工作方法,推动两地检察协作向纵深发展。
“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
最大限度保护受损生态
“这次被选聘为公益监督员倍感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我一定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今年3月,在承德市双滦区检察院组织召开的公益监督员聘任大会上,石光明代表受聘的25位公益监督员发言。
受聘不久,石光明便提供了一条案源线索:某乡镇一山梁处由于采砂取土造成山体植被破坏,土层裸露,尘土飞扬。接到线索后,该院检察官立即展开调查,及时召集所属乡镇有关部门召开生态治理专题联席会,严格落实“谁破坏,谁治理”原则。今年5月,当事人出资补植了1000余棵树苗。检察官在督促案件当事人履行好补植复绿义务的同时,还要求当事人切实保障补植林木的成活率,达到恢复林业生态的目的。
“为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司法责任,我们探索建立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要求员额检察官对相关案件一次审查、一体把握、一案到底。”承德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长华介绍说,依托刑事案件线索审查,扩大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来源;通过同步审查、同步监督、同步起诉等方式,切实做到了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同步修复受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让违法者为受损的公共利益“买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在办理王某等人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案中,委托鉴定机构对非法狩猎的野生雀活体3882只、死体415只进行生态价值鉴定,认定非法狩猎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失价值128.91万元,遂决定对王某等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要求其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28.91万元,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完整修复。
据统计,自2021年8月以来,承德市检察机关依法批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7件49人,起诉68件137人,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67件,提起公益诉讼32件,法院判决28件,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通过办案,检察机关督促治理被污染、损害的耕地、湿地、林地、草原275.32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水域面积33.52亩,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56公里,督促回收处理生产类固体废物5万余吨,督促清除各类生活垃圾632吨,健全完善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的衔接机制,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98.36万元。
把塞罕坝精神
融入生态检察绿色品牌
今年6月5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联合该县法院、县环境保护部门在县文化广场开展了“生态检察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据介绍,自2021年8月以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共受理生态环境领域案件56件,其中,受理涉环境资源领域刑事案件8件,发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件,立案8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涉环境资源领域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9件;利用无人机实地勘查,发现环境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3件,目前均已立案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基层检察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检察案件中,体现在一次次司法办案中。”丁红琳介绍,作为首都生态屏障的一部分,宽城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力求在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体现检察担当,自2021年以来,依法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6件9人。该院结合案件办理,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针对打造全域绿色矿山目标面临的迫切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监督,在推动形成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方面发挥了检察作用。
“承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塞罕坝精神发源地,担负着‘生态涵养、水源支撑’的重大政治使命。检察机关将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不断提供更多更优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承德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会杰表示。(检察日报 肖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