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建设有公信力的文艺评价体系
2024-12-02 14:08  浏览:140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新时代文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文艺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要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指导文学家、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就必须大力推动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为指导,当代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就有了正确的大方向,建设有公信力的文艺评价体系也就有了主心骨。毫无疑问,文艺评价的首要对象是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这就明确提出了文艺评价的三个维度,即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

坚守人民性立场

优秀的作品一定要经得起人民的评价。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源于人民,也为了人民。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真实、生动、有感染力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引发人民的共鸣,才能被人民所喜爱和接受。因此,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喜怒哀乐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民对于文艺作品有了更高的审美需求。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因而文艺作品必须要接受人民的检验和评价,文艺工作者必须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人民评价决定了文艺评价体系是否具有公信力。文艺的人民性标准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命题。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贯穿着深刻而独特的人民性表达。而判断文艺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既要考察其为人民创作的动机,也要观察其为人民服务的效果。

坚持专业标准

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经得起专业评价。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否深刻、情节结构是否合理、人物形象是否鲜明、艺术手法是否独特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只有在这些方面尽可能地做到尽善尽美的作品,才能在专业领域的评价中获得认可。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文艺创作必须展现出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用精妙的艺术语言与高超的创作手法完成深刻而和谐的艺术表达,敢于突破常规,彰显艺术个性。专业的文艺评论家往往能从文艺史的高度出发,客观而理性地审视特定的文艺作品是否具有艺术创造性。当然,专业的文艺评论家也是广义上的读者的一部分,所以文艺的专业评价与人民评价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归根结底二者之间还是具有统一性的。

当然,专业标准和专业评价还必须摆脱对中外理论的僵化套用,不能随意拿着外国的标准或古人的标准来衡量当下的文艺作品。倘若狭隘地在古今中西之间各执一端而不知变通,那样的评价无疑是靠不住的。

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优秀的文艺作品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文艺作品需要借助市场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文艺家也需要通过自己的精神劳动来获得合法收入。但市场是一柄双刃剑,它有正面作用,如文艺家及其作品可以通过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实现优胜劣汰,这是市场对文艺的积极促进作用。不过,市场对文艺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

正确处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认识文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就辩证地阐明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文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切忌急功近利、力戒粗制滥造,要本着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为新时代文艺大厦添砖加瓦。新时代呼唤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文艺精品,而这就需要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我们要重视文艺的各种市场指标,但又不能唯市场指标马首是瞻,要重视市场又不能屈从于市场,要努力追求文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总之,文艺作品必须接受人民评价、专业评价和市场检验。实际上,除了文艺作品之外,对文艺创作者的评价也应纳入文艺评价体系之中。文艺工作者的人品与艺品都很重要,中国文艺史上那些彪炳史册的文艺大家都是人品与文品或艺品合一的典范,所以对文艺工作者的评价要坚持道德评价与艺术评价相结合,社会各界要营造能够让德艺兼修的文艺家脱颖而出的健康文艺生态。

同时,除了文艺创作家之外,文艺评论家也是建设有公信力的文艺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评论家要秉持专业批评家的立场和素养,不断“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建设有公信力的文艺评价体系,是一个宏大的整体性工程,涉及文艺评奖制度、网络新媒体引导、青年文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民文艺团体或新文艺组织的职能优化等多个领域。我们需要多方面努力,扎实推进文艺评价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

作者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杨阳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发布人:675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