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国家工业密码|不得不说,好油啊!
2024-11-04 07:42  浏览:916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石油,在我们的生活里,

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飞机、汽车的燃料烧掉,

大概是它最不起眼的功能了。


回看历史,

我国是如何一步一步

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时至今日,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中央企业

又如何通过石油

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光添色?

今天带来《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

第五十一集

《没有ta,世界将会怎样?》

听音频 更精彩

衣食住行,离不开石油

从起床一睁眼,

我们就开始“使用”石油了——

你穿的拖鞋、洗漱用的牙刷、

喝水时随手拧开的矿泉水瓶等等,

只要是塑料制品,

99%都提炼自石油;


接着,你去做早餐,

燃气炉上扑扑跳动的蓝色小火苗,

就是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

它们是石油开采的伴生气;

吃完早饭以后,

你挑选了今天出门穿的衣服,

除了棉、麻、蚕丝等天然的原料以外,

用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

基本上也都是以石油为原料;

女孩子出门前用的化妆品和香水,

也离不开石油精炼出来的石蜡和香精。

石油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吲哚,

在浓度较低时,

可以散发出茉莉花的香气,

在人们发现这一石油成分之前,

制造1盎司香水

至少需要上万朵茉莉花;


出门以后,就更离不开石油了

——汽车的“粮食”汽油、

轮胎的主要原料合成橡胶、

铺公路用的沥青,

这些东西都源于石油。


可以说,如果没有石油,

世界上将缺少很多动力、色彩和生气。

据测算,

人的一生要“吃”掉半吨石油!


小小油砂,击碎了“无油论”

石油,这种“工业血液”,

曾经狠狠卡住了新中国的发展命脉。

19世纪60年代,

中国开始进口石油,

到20世纪50年代,

中国一直戴着“贫油国”的帽子,

度过了长达80余年的“洋油时代”。

为了改写历史、撑起工业脊梁,

中国石油工业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继发现了多座大油田,

打了一口又一口“争气井”。

今天,中国不仅成为了

世界第五大产油国、第一大炼油国,

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与东营市景色同框

宏大画卷,

往往起笔于小小的一点墨。

1961年3月5日,

一粒褐黑色的油砂,

连夜坐着列车紧急送往北京。

在那个早春的茫茫夜色中,

这块来自山东省东营市地层深处的油砂,

如同一道曙光,

牵动人心,照耀前方。

运送小小的一粒油砂,

为什么这么隆重?

因为它代表着,

华北平原有石油!


1956年起,华1井到华8井的勘探历程。从1956年的华一井到1960年的华七井,老一辈石油人从北打到南、再从南打到北,数年间转战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经历了曲折的找油历程,直到华八井取得重大突破,终于打破了“华北无油论”

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在一片破碎中苏醒,

产油量少得可怜,

公共汽车都没有汽油用,

背着“煤气包”满街跑。

国外地质学界

不停唱衰新中国的资源禀赋,

中国贫油论、华北无油论,

此起彼伏。

全国的石油工人专心埋头苦干,

如大海捞针一般为国找油。

找到这粒油砂的,

是一支编号为32120的钻井队,

他们已经在华北平原转战了整整五年,

从华一井打到华六井,都没有油。

他们不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还承受着三年困难时期带来的煎熬。


1961—1963年,物探工作全面展开,打探井15口,进一步证明东营地区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具备开展石油会战的资源基础。1964年1月25日,中央决定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石油工业部迅速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地调集会战队伍。到1966年,参加会战的人员已由会战前的4600多人,增加到26400多人。一时间,万马奔腾黄河口,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石油大会战就此展开

在贫瘠荒凉的旷野上,

大家住帐篷、住地窝子,

粮食不够吃,

就挖野菜、草籽和谷糠来充饥。

上工前,

哪个不是用腰带在腰上勒了又勒,

把每一分力气留给井场。

又饿又累的时候,

只能几个人一起合力摇绞车,

几尺高的汉子摇着摇着就晕倒了。


1965年5月,会战指挥部组织干部职工居住的地窝子

终于,在1961年的春季,

每个人用尽全力,

打出了一口改变这片土地命运的井

——华八井。

1961年3月5日,

当华八井钻至井深1194米中途起钻时,

突然发现了卡在牙轮钻头上的一粒油砂。

当天,一封报喜电报先到了中南海,

一粒油砂也从黄河入海处的荒滩,

被火速送到了首都北京。

这粒油砂带来的希望没有落空,

4月16日,

一条黑色油龙在华八井喷薄而出,

这是华北平原首次获得工业油流!


1961年4月16日华八井获日产原油8.1吨,首次在华北平原获得工业油流,这是中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发现胜利油田的重要标志,揭开了华北地区大规模勘探的序幕

后来的1965年,石油人又在这里打出了

新中国第一口千吨井,

也是从这时起,这一片荒原有了名字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1965年1月31日,胜利村构造上的坨11井试油放喷,日产原油1134吨,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千吨井

小小油砂,击碎了“无油论”。

1974年9月29日,

新中国成立25周年前夕,

新华社发布报道:

《我国建成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

世人震惊,举国欢腾。


197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前夕,新华社以《我国建成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为题,第一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胜利油田。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刊登。世人震惊,举国欢腾

小小豆子,撬动了大油田

同年,

就在胜利油田

向全世界自我介绍的几个月前,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

上上下下几乎所有石油工人和家属

正在忙着一件事,

不是打井,而是剥豆子。

早在1970年,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就成立了油田开发的会战指挥部,

随着甘肃庆一井喷出高产油流,

全国五万多石油工人汇集长庆。

可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烦恼:

这里肯定有油,却打不出来。

因为长庆油田的地质非常致密,

储层致密堪比家里用的“磨刀石”,

要从不到头发丝1/30的地下孔隙里

压出油来,

难度可想而知。

1974年春节,

科研人员为了配置优质压裂液,

尝试用当地长满山坡的槐树豆做原料,

消息传遍整个油区,

全体干部职工都发动起来,

在吃年夜饭时

每人为实验剥一碗槐树豆。

通过研究多种配方,

长庆研究所终于试验成功了

水基冻胶压裂液,

当年就累计压裂了419口井,

压裂后平均单井产量增加了5倍多。

小小豆子,撬动了大油田。

1989年6月,

长庆油田陕参1井

获得日产28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

鄂尔多斯盆地底下的大规模天然气

被找到了!

后来,作为国内重要的气源,

长庆油田自1997年

开始向京津冀地区供气。


长庆油田全景图

2008年8月8日晚,

在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来自长庆的天然气

点燃了奥运会主火炬。

从点燃奥运圣火,

到举办20国领导人峰会,

再到普通居民做饭、取暖、

乘坐天然气出租车等等,

首都北京步入天然气时代的每一个步伐,

都有长庆油田作为后盾。


54年来,长庆油田稳中有升为国再“加油”

2024年9月3日,中国石油宣布,

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

历史性突破10亿吨,

相当于80个西湖的原油储量。


巡线路上力保万家温暖

国家建设能够用上油、用好油,

家家户户能用上充足的天然气,

这份踏实感来自祖国各地的油田。

在我国,

东北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

西北有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海湾上有渤海油田、大港油田,等等。

正是这一个个墨点,

共同组成了新中国石油工业

绚烂无比的鸿篇画卷。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国家工业密码》持续更新中……

欢迎扫码订阅专辑

云听专辑喜马拉雅专辑

(点击下方链接 逐集收听)

———— /END/ ————

撰稿丨王典 魏琪

责任编辑丨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发布人:4be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