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讨论涉及到“为什么女钢琴家比男钢琴家少?”的问题,都有人提到说是因为女性力量较小,或体力不行。再一看这些人的性别,还都是女性。每每想探讨现代钢琴键盘的尺寸对女性是否不利,话题却总是朝着女性力量不足偏离。演奏高难度的曲目都需要一定的力量和体力,为什么女小提琴家比女钢琴家就多?性别的影响真的有这么大吗?
强壮的钢琴家和虚弱的钢琴家
肖邦
“钢琴家伦兹(萧邦的学生,也是李斯特的学生。李斯特执意当他是朋友,不收他学费)讲到一个叫古特曼的钢琴家,认为那是个不成熟的钢琴家,他的身体健壮得像颗橡树,且力大如狮。他那大力士的外表令身体孱弱的萧邦十分兴奋,并将其捧上了天,说此人对自己的作品最为理解,演奏得最好(他们艺术家经常这样一上头就说话很夸张)。“是我培养了他!”肖邦还这么说。此外作曲家还把《升c小调谐谑曲》作品第39号提献给他。在这部作品中,肖邦在低音声部写了一个大和弦,除古特曼的大手能弹外,任何人的手都弹不过来。伦兹说他曾在肖邦家听到过古特曼弹琴,觉得他弹琴就像一个装卸工,因而认为肖邦是被误导了,并说卡尔·菲尔施(肖邦天赋最高的学生)也和自己同样的看法。肖邦想把一个木疙瘩培养成一个艺术家,是白费精力。此人后来默默无闻。显然肖邦在这个人身上是做错了。”
对这位古特曼的描述是不是十分像当今的“肌肉钢琴家”们?擅长使用蛮力一顿哐哐砸琴。看上去有着好像很适合弹琴的身体,可惜不会使用。肖邦本人和“肌肉钢琴家”是完全相反的例子。因家庭遗传,身体十分羸弱,还饱受肺结核的折磨,一米七,体重不过百。可谓是没有力量的典范。别人评价他的演奏普遍认为弹琴时的音量偏小,但该有的音色变化却一点也不少。肖邦的关门弟子亨利·佩吕说认为肖邦和卡尔克布雷纳(当时的大钢琴家)的演奏差别之大令人吃惊,肖邦从来不用同一种方式演奏,他每奏一次都赋予作品不同的意义和色彩。由于他拥有新的巨大的感情灵感或痛苦,总能把作品诠释得达到理想美的程度。他能把同一个作品一连弹奏20次,而人们始终都赞叹不已。1838年3月28日在《巴黎音乐报》这么写:“谁是世界第一钢琴家?是李斯特,还是塔尔贝格?回答只有一个,是肖邦。”
关于到底谁是当时第一的钢琴家,这个争论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如此不健康,身体虚弱,没有力量的人是最有资格进入候选人名单的。任何健康的女性都比他力量大。那么力量对弹琴真的重要吗?更何况我们都是个体,而个体的差异比群体的差异大得多。
一个力量大的人或许可以制造出更大的分贝值,让“强”更“强”,但音量分贝值的变化只是组成音色中其中的一个部分。在钢琴上,具体音色的组成还包括、下键与离键的具体方式。乐感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另外,现代钢琴的制造方向确实偏向那种更加通透响亮的声音。说是为了更大的演出场地设计,好像人人学钢琴都是为了去当钢琴家,在音乐厅当着几百人面前表演一样。但探讨现代钢琴设计方面未免有点虚幻,因为涉及到的品牌太多、型号太多、同样的型号每个独立的钢琴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