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各种网络语言广为流传,“PUA”便是其中一个。
PUA,即“Pick-up Artist”,原意是“搭讪艺术家”,指男性接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及其相关行为。
如今,PUA逐渐演变为恋爱关系中的一方通过精神打压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的代名词。
有观点认为,PUA的核心是通过刻意扭曲事实,采用持续打击、否认、误导和欺骗等方式,使被操纵者怀疑自己的价值,从而不得不对操纵者百依百顺。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PUA的隐藏高手可能就是你自己,毕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死穴”的那个人。自我PUA通常表现为我们对自己无止境的批评,这是一种会伤害自己的内在批评声。
自我PUA往往具有破坏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力量,持续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在无形中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每个人却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些有敌意的内部对话所困扰。
有研究者将“自我PUA”中自我批评与苛责的声音分为两类:
比较型自我批评
“别人能做好,为什么我做不好。”
“别人都在努力工作,我怎么好意思‘摸鱼’。”
“某某比我更厉害、更讨人喜欢,我怎么也比不上。”
这类人喜欢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更优秀”的他人为参照标准,从而形成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在这种比较中,自己是处于劣势的,比较的对象不仅更好,还可能被认为是有敌意的。这容易让自我PUA者体验到一种时刻“被评价”和暴露在他人眼中的不适感。
内化型自我批评
“如果我能再努力一些,事情就会不一样。”
“我不管做什么都是个失败者。”
“我做得还不够好,不配成功。”
这类人喜欢把自己与个人内部的标准进行比较,以想象中“更优秀”的自己为参照标准,从而形成对目前的自己的消极看法。这种内部的标准往往高得不切实际,使人长期处在无法达到标准的挫败感中。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自我PUA,都相当于给自己建造了一座监狱,把自己关押起来,自己既充当着无情的狱卒,又是被施暴的犯人。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自我PUA呢?
在外界的批评声中长大的人
“自我PUA”起源于我们的早期经验,受到养育环境和早期经历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小时候父母更严苛、对孩子表达更高成就期望的人,在长大后会更多地进行自我批评。
这是因为,我们早期接触到的父母、家庭成员、老师或同辈们解读世界的方式、对我们的评价,会在无形中被我们通过模仿学习而内化,逐渐成为内心最常出现的声音。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用自己被养育长大的方式来做自己的父母。
比如,很多孩子都接受过父母的“打击式教育”,比如,父母常会说,“你要多反思自己”“这点成绩没什么好骄傲的”……这些来自父母的批评与苛责声会住进孩子的心中,成为他们长大后内心经常出现的自我批评声。
拥有“应该思维”的人
那些被内化的批评声往往会被一种“应该思维”所激发,比如,“我应该更努力”“我应该能做成这件事”。这样的人内心像有两个人:一个是“现实自我”,现在实际的样子;另一个是“应该自我”,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有很大的差距,便容易陷入“应该思维”带来的自我批评与苛责。
比如,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很害羞,而“应该自我”却说:“我不应该害羞,应该更勇敢地表达自己。”那么,当这个人的“现实自我”达不到“应该自我”的标准,便会嘲笑和斥责自己的失败,从而陷入自我PUA。
习惯性自我PUA的人会发现,自己似乎很难停止自我批评。自我PUA会引发“低人一等”的羞耻感和“感觉自己错了”的内疚感,这些消极情绪会使人在持续的自我质疑中丧失行动的动力,陷入一边拖延、逃避和“摆烂”,一边又自我谴责的痛苦状态。
从今天起,不妨试着更好地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积极改变,立足现实,从点滴进步中,汲取成长的能量,摆脱自我PUA的困境。
文: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情感障碍一科 张佳阑
编辑:管仲瑶 张昊华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