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进士表之补遗、勘误和存疑
1972年,厦门大学校友、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黄典诚教授从进士题名碑拓片检索,得台湾进士31名,并将其科年、甲第、名次编列成表。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之进步端赖学人共同推动。黄典权编的台湾进士表(以下简称表)已得如下补遗、勘误和存疑:
1.表漏列“张维垣,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年)二甲第118名,台湾县”,已补;
2.表漏列“黄裳华,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二甲第93名,台湾县”,已补;
3.表误“施士洁,光绪二年丙子恩科(1876年)三甲第2名,台湾县”之甲第三甲为二甲,已改;
4.表误“叶题雁,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三甲第60名,台湾县”之姓氏叶为黄,已改;
5.表列“王克捷,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575年)三甲第43名,诸罗县”,是为冒籍的疑似事例,当存之。查泉州文山埔节孝祠近旁有王商霖、王克捷父子进士第,父子二人的科年(乾隆二年、乾隆二十二年)相差仅20年,父子籍贯却是:父王商霖籍为晋江、子王克捷籍为诸罗,父子均在本乡居住。另外,王克捷中为举人的科年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科,同榜举人中有台湾凤山谢居仁。乾隆年间任凤山县学教谕的朱仕玠在《额定乡试中式》一文指出:“台湾冒籍者多,中式多非土著。余查自乾隆癸酉至壬午凡五科,共额中十名内,惟癸酉科中式谢居仁一名系凤山人,余俱属内地”。显然,王克捷名列朱仕玠所指冒籍之第一人。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来源:汪毅夫)
现在谈几个相关问题。
1.表列“丁寿泉,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三甲第48名,彰化县”,丁寿泉祖籍福建晋江陈埭,其家族为当地著名的“回族陈埭丁”,丁寿泉的民族成分是回族;
2.《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之碑录部分记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噶玛兰厅进士杨士芳之名为士芬,属于误植(碑刻无误);
3.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进士题名碑刻误台湾进士蔡德芳、施炳修的籍贯彰化为新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无误,显示该书编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