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1996年9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正式启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同年4月,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将“东西部扶贫协作”扩展升级为“东西部协作”。
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东西部协作”,25年过去,千千万万选派干部和专家、技术人员默默工作,时时刻刻都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真情大义。
真情在,智慧生。东西部协作的每一个项目,都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智慧。没有大智慧,就没有不断创新的协作模式;没有大智慧,就无法应对不断变幻的种种现实难题,以及地区间传统的、文化的、经济的差异,不断提升协作效率,实现协作共赢。
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协作工作不断深化,协作方式不断创新,协作效果不断显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放眼未来,山海共情,东西部协作将进一步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共同富裕不断贡献现实力量。
创新
扩宽协作路
“大湾区的朋友们,周末到哪玩?来榕江看‘村超’、吃‘牛瘪’!”
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打造的贵州“村超”今年火出了“圈”,火出了“界”。而最早为其添柴加火的,是该县协作对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村超”启动阶段,南海区提供30万元资金支持,此外还专门拨款10万元,为“村超”配备电动环卫车,并派自己的足球队到“村超”现场进行体育交流两次;佛山市澄海商会、南海足球协会捐赠足球250个。
如果说拨款、捐赠是“硬实力”帮扶,那么南海区在“村超”的宣传和直播带货等方面的支持,则是“软实力”的帮扶。佛山市南海区挂职榕江县委常委、副县长,粤黔协作黔东南州工作组榕江小组组长陈再勋告诉记者:“‘村超’期间,我个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相关信息270条。”
贵州“村超”新媒体传播团队部分成员在现场剪辑视频。
“村超”能火,当地新媒体传播是公认的重要力量。而榕江县新媒体传播方阵的搭建也得益于东西部协作。2021年以来,榕江县政府聚力打造榕江新媒体文创电商产业园,作为重要参与力量之一的佛山市投入帮扶资金1985万元,用于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总体规划及部分乡镇直播基地、村寨直播点的建设。现在,榕江县每个乡镇都有直播服务中心,每个村寨都有直播点和不少于一名的村寨代言人。这些村寨代言人和产业园的主播们,不仅是宣传“村超”的主力军,平时还直播“带货带场景带故事”,将当地文化传播出去。“新媒体+电商”“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累计帮助榕江县销售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含工业产品)达9.949亿元。
陈再勋介绍,“村超”举办期间,粤黔协作黔东南州工作组榕江小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积极谋划赛事热点,编撰系列热文宣传推介榕江的民俗节日、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扩大“村超”赛事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整个赛季,“村超”共吸引南海区游客42万余人现场看球。
“‘村超’的成功,在于榕江县委、县政府的全面谋划,以及当地良好的足球氛围和群众基础,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榕江美食,较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新媒体传播条件。此外,我们紧密配合,引入了市场、社会领域的力量。”陈再勋说,“贵州‘村超’的成功,也带给广东很多启发,现在,三水区等地已经在我们的对接下,来榕江学习考察‘村超’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准备组织广东大约3000个家庭赴榕江进行足球研学。”
不断创新协作方式,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不但能激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自身发展活力,更能不断增强其发展能力。
“唱着歌,绣着花,背着孩子养活家”。楚雄彝绣被誉为“绣在布上的艺术”,今天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已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新格局,绣娘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楚雄彝绣在发展千年后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离不开上海提供的大舞台。2018年,沪滇文化帮扶资金,帮楚雄实现了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化、国际化。2019年,楚雄彝绣特色成衣服饰亮相上海时装周,在此基础上,同年9月,楚雄彝绣登陆纽约曼哈顿,2020年起先后到法国、意大利等多国展示展销,实现借船出海天下闻的华丽蜕变。
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州牟定县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瑞瑞的彝族名字是“杰鲁依玛”,这个名字意为“不要怕,往前走”。2014年,金瑞瑞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成立牟定县青年彝族刺绣创新协会和牟定县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得益于沪滇文化帮扶协作项目,公司不断壮大,也让她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金瑞瑞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信心满满地说:“从‘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楚雄彝绣未来可期、前程锦绣!”
楚雄彝绣被誉为“绣在布上的艺术”,现已借船出海天下闻。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楚雄全州有彝绣市场主体594个,绣娘5.7万人,带动1100名残障人士就业;创建省级文创园区2个,州级文创园区10个。过去10年间,楚雄州彝绣产业增加值从2100万元增长到2.45亿元,绣娘人均月收入从563.04元增加到3180.7元。
楚雄彝绣之外,沪滇协作双方也在不断探索,借助“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等新的协作模式,不断助力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以“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为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结对地区直采直供等方式,推动“云品入沪”“云品出滇”,在丰富上海市民“菜篮子”“饭桌子”的同时,鼓起云南农户“钱袋子”。目前,沪滇协作已帮助云南打造诺邓火腿、保山小粒咖啡、孟连牛油果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爆款产品21个,2022年帮助采购、销售云南省农特产品62.31亿元。
7月26日至27日,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上,要进一步创新平台载体,探索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激励机制和资源筹集、配置、使用、监管机制,动员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凝聚社会合力。这需要东西部协作结对各方创新协作方式,更多地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找到西部之需,多方式提供东部所能,从而探索出更多的协作方式。
7月26日,就在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举办的同一天,甬凉东西部协作项目镇海·金阳电商产业飞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正式开园。
凉山州金阳县位于川滇交界处,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平地资源十分匮乏。招商难,农特产品走出去也难。浙江企业来金阳考察,常常望“山”兴叹。宁波市镇海区和金阳县两地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思路,以产业飞地谋求新发展:东部企业注册落地在金阳,办公运营在西昌,不仅可以解决困扰金阳产业发展的销售难题,还可以辐射凉山州。宁波援川干部、挂职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宗玮表示:“这是金阳县突破产业发展困境的一项创新举措,将助力金阳电商产业实现质的跨越。”
“在西昌开设公司,可以直接采购凉山州农特产品再销售到宁波,比以前从中间商采购至少节约20%成本。”四川三关六码头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林介绍,该公司是首批入驻飞地园区的8家企业之一。这种成本节约,对东部企业来说是一种实打实的受益。
金阳电商产业飞地园区边建设边运营,去年以来,甬凉东西部协作镇海驻金阳工作分队引入宁波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服务商,对50余名金阳青年进行系统的电商培训,推出了首批5名金阳优选推荐官。雷林是其中之一,他表示:“之前我们主要给企业供应青花椒,成为金阳优选推荐官后,我们开拓了企业客户源,同时也积累了终端消费者。现在我们在西昌有了办公场所,金阳青花椒在西昌有了更好的展示与销售窗口。”
2021年6月,宁波在东西部协作中正式结对凉山州。结对以来,两地不断创新协作模式,产业飞地只是协作新模式之一。截至2023年一季度,已累计落实协作资金19.5亿元、项目547个。
链条
“绑定”产业路
“乡亲们,青田鱼苗又来了……”6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里,村民们像过节一样,拎着桶、端着盆、骑着摩托车前去分鱼苗。
稻鱼共生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过去,凤凰村曾有一些村民尝试在稻田里放养本地鲫鱼,但鱼不肥、量不大,费了力气却没有增加收益。
2021年,浙江省驻泸州工作队经多次调研后提出,乌蒙山区与浙江省西南山区的生态、地理环境相似,稻田资源丰富,适合引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很快,青田县结对帮扶古蔺县试点项目启动。为此,古蔺县委在十二届十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关于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高质量建设乌蒙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区的决定》,明确指出不断加强东西部协作,推行稻鱼综合种养循环发展模式,通过“稻鱼共生+乡村旅游”,加快推动农旅富民。依托东西部协作和国家开发银行定点帮扶载体,整合国家开发银行捐赠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等共计6000余万元,着力打造凤凰村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
项目展开后,浙江大学、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等专家应邀到凤凰村实地调研,编制《凤凰村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作战图(2022—2024)》;青田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为稻鱼共生技术指导团队,按照稻鱼共生技术规范、青田田鱼综合标准培训新型农业技术人才50名。项目实施过程中,协作双方又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扩展链条:
——推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种养模式的同时,将闲置的凤凰村天台小学校舍改建成标准化稻米加工厂,进一步提升当地“天台贡米”品质;同时推广田埂豆,形成水面种稻、水体养鱼、田坎种豆新模式,田坎豆不与粮食争地、争肥、争季节,密集的根系还可防止田埂被夏季雨水冲毁。现在,园区的农户们共有三本增收账:8月成熟的豆子每亩约100斤,每斤价格5元左右;9月的水稻亩产约1000斤,每斤价格3.4元(以前只能卖2.2元);10月的稻花鱼每亩100—150斤,每斤价格约40元。
——搭建数字平台,推出稻鱼认养农业共享经济。投入资金100万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搭建智慧化农业系统,为认养客户全天候监测虫情、水情、土地墒值等,让认养客户实时参与稻鱼成长全过程。
——激活近郊农旅。投入资金720万元,充分借鉴青田县小舟山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选定凤凰村220家农户的房屋,按照“一户一方案”,塑造山水林田湖一体相融的乡村格局,构建“万亩梯田+二十八宿+网红风力发电风车群”旅游带,打造古蔺县城周末近郊游首选地。
“青田鱼适应古蔺水土”,为破解耕地非粮化、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成功的关键在于,协作双方能立足当地实际,注重农业发展的普惠性、平衡性、包容性和全面性,将科学技术作为推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出台扶持政策、建立追溯体系、融合项目支撑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拓宽产业增值空间。事实上,古蔺在引进青田经验的同时,也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了“升级”,更适宜于西南,升级版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已谋划推广至泸州市叙永县和巴中市平昌县等地。
产业链扩展能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这一点,各协作对子都敏锐地意识到了,并在协作实践中进行了各自有益的探索。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的50位转盘式挤奶机。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的生态奶牛养殖基地,由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湟中区共同整合协作资金、中央衔接补助资金及社会资金1.2亿元于2021年建立,是青海省投资体量最大的东西部协作项目,也是青海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项目。该基地奶牛养殖场采用智能化饲喂、自动化挤奶系统,50位转盘式挤奶机尽显“高端”,1400余头荷斯坦奶牛可以在超豪华“大平层”内悠闲地享受着“营养餐”,既提高了奶牛养殖场的生产效率,也从源头上保障了牛奶的安全。
基地建设期间,协作双方与乳制品加工企业青海互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沟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互邦公司与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建立上下游利益共同体,以每吨4600元的价格收购西堡奶牛养殖基地全部奶源,该公司每天最多可加工50吨牛奶。
同时,栖霞区又积极推动南京卫岗乳业,在西堡成立“江苏奶业产业研究院湟中分院”,使南京卫岗全方位参与湟中乳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项目综合收益;推动东部专家和企业以人员、技术、资金入股,参与生态奶牛养殖基地等项目,推动农业农村提质升级。青海省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处处长崔凯告诉记者:“西堡奶牛养殖场通过分批引进、逐步扩繁,3年内达到养殖2000头优质荷斯坦奶牛规模,实现稳定年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收益1300余万元。我们也将继续借用东部的市场、技术、科技力量,推动基地上下游的利益联结,确保形成强健的利益联结链。”
“我们镇上这个奶牛养殖场盖起来以后,周边村子里的好多人都来这儿打工,高峰期有50多人来这儿干活。每人每年增收5万元左右,既解决了我们的工作问题,也让我们挣到了钱。”湟中区西堡镇东堡村村民马佐邦表示。
天津与甘肃的产业协作,也把目光放在了做强产业链条上。今年7月“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期间,130余家天津企业参加投资合作洽谈,现场签订76个项目,协议投资金额117.32亿元,至此,今年以来两省市共签订157个项目,协议合作额超过302亿元。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是甘肃省重要的优质马铃薯主产区之。2022年,庄浪县总产鲜薯达到54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5.8亿元,带动了当地26.85万人增产增收。庄浪县马铃薯产业的壮大,有赖于天津市的技术支撑。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阮维斌说:“2022年,在南开大学的支持下,我们把以虫治虫生物技术用到了庄浪,用于绿色马铃薯的生产,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生产出的马铃薯,经权威部门检测,200多种农药的检测全部为未检出。”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农技人员在马铃薯试验田记录数据。
“我们除了把先进的技术,全国领先的温度控制室、水肥一体机等先进设施带到了庄浪,还组织当地7名农业技术人才到天津培训,把马铃薯的先进繁殖理念‘带土移植’到庄浪,使庄浪有一支自己带不走的科技队伍,以科技人才支撑产业园建设。”庄浪县委常委、副县长关戬说。挂职之前,关戬是天津市河西区科技局副局长,他表示:“‘十四五’以来,天津市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3370万元,与庄浪县共建300亩马铃薯津甘产业园,构建‘引育繁一体化、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相融合’的马铃薯全产业链,让当地薯农彻底告别了‘薯道难’。”
产业链条强壮,最终受益的还是群众。
“去年我在400多亩的基地种罗汉果和香芋南瓜,不挣钱,还亏了一些,今年在东莞‘南城组团’的帮扶下改种仙草(夏枯草),初步估算收入在120万元左右。”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遥山沟村三组脱贫户张嗣贵高兴地对记者说。
东莞·铜仁共建“油茶+仙草(夏枯草)”现代农业产业园。
广东东莞“南城组团”(南城、莞城、望牛墩、松山湖)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东西部协作结对后,把打造莞铜共建碧江区“油茶+仙草(夏枯草)”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地”。2022年3月,“南城组团”引进加多宝集团及东莞加多利公司,与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加多宝全国最大的原料种植基地。
结对双方在打造种植基地的同时,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5572万元建设仙草(夏枯草)育苗(种植)基地、油茶精深加工生产线和仙草(夏枯草)初加工厂房、加多宝小镇——农旅研学基地等,强健上下游产业链条。而这也正是张嗣贵这样的村民敢于一次改种400多亩的根本原因。“目前,碧江区15个乡镇(街道)79个行政村以及周边国家重点帮扶县(沿河县、松桃县)等地共有9449户群众参与种植仙草(夏枯草),其中脱贫户4846户(碧江区全覆盖)种植4874.01亩。”东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韩俊峰告诉记者,“当然,这也为加多宝公司提供了高品质、稳定的原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支撑。”
观念互通
夯实协作基础
2023年火出圈的除了贵州“村超”,还有淄博烧烤。
8月11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商务委与山东省淄博市广播电视台、石柱县餐饮协会、淄博市烧烤协会在石柱县新天地步行街联合举办2023爱尚重庆·鲁渝消夏音乐节暨石柱“淄博烧烤”啤酒节,淄博烧烤的龙头商家金泽烤肉、牧羊村、醉小牛、羊村小串4家烧烤餐饮企业的石柱分店也在同一天开业。
8月11日,石柱县“淄博烧烤”啤酒节开幕,金泽烤肉等淄博烧烤龙头企业的石柱分店同日开业。
这是淄博烧烤迈出的入渝第一步。这一步,显然不单单是一个市场行为,更是淄博石柱观念互通的重要一步。山东省淄博市与重庆市石柱县自2010年开始结为东西扶贫协作关系。5月29日至30日,“淄博市·石柱县”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在淄博召开,双方就共同推动淄博烧烤落户石柱达成合作意向。记者注意到,石柱县委书记张华在淄博参加联席会议期间,还调研了当地提振消费、服务保障外来游客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认为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背后,有政府的积极作为、有市民的团结一致,更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而这,无疑是淄博烧烤入驻石柱的真正意义所在。当然,这对淄博烧烤走出淄博,也是一大助力。
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西部协作作出长远谋划:“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是观念互通、作风互鉴的基础,没有产业、人员、技术上的交流,观念互通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正是通过密切的产业、人员,特别是技术交流,观念互通才会形成,并促进共同发展。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溪口镇村民赵仁江,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腾博木业有限公司的一名专职叉车司机,他与公司签订了长期劳务合同,月固定工资6000元,年底还有不低于2万元的年终奖,年收入可达10万元。赵仁江的妻子陈秀琼同在该公司做后勤工作,除本职工作外兼职叉车司机,月工资收入6000元。
“技术让我们过上了真正的富裕生活,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接到秀山县就业和人才中心工作人员的回访电话,夫妻俩感慨不已,抢着表达心中激动,“由衷感谢鲁渝劳务协作,现在我们不光是懂了技术,更是懂了道理,以后孩子的就业选择,我们也一定要引导他们不要好高骛远,靠扎扎实实的能力,一定能有稳定的就业和光明的前景。”
2020年底脱贫后,赵仁江夫妇因为没有技能,只能打零工,再加上有老人要照顾,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22年8月,52岁的赵仁江和50岁的陈秀琼在邻居的鼓励下,到县就业和人才中心报名,成为2022年鲁渝劳务协作叉车操作第1期技能培训班学员,免费参加叉车操作培训,并以优秀学员的身份顺利结业。
鲁渝劳务技能协作服装缝纫培训班。
赵仁江夫妇是鲁渝劳务协作技能培训众多受益对象之一。2021年以来,鲁渝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累计为1.8万余名重庆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技能培训服务,涉及培训职业(工种)近60个。重庆市乡村振兴局东西协作处处长卢炜贤告诉记者:“技能培训,首先让脱贫群众有了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了技能,有了新的就业环境之后,他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技能培训已经成为东西部协作的“常规操作”,是各结对省份推动劳务协作的重要抓手。同时,各类“微车间”,也以提供就业和技术的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影响着他们的观念。
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村脱贫户王鹏,现在是汶川县来料加工制服工坊总部车间压侧边、查货等多方面的熟手。今年28岁的王鹏,4岁时因为车祸造成手部残疾,常年赋闲在家。2018年10月,汶川县在东西部扶贫结对地区浙江省义乌市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来料加工车间,王鹏参加了技术培训,并在厂里找到了工作。如今,他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王鹏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得非常自信。我觉得虽然自己有残疾,但仍然生活得很有价值,也比过去开心多了。”
汶川县来料加工制服工坊总部车间,王鹏正在工作。韩莹/摄
在义乌市的支持下,汶川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产业,争取到义乌张映民进出口有限公司、湖州东泰服饰有限公司、长兴三凯贸易有限公司、浙江盛发纺织有限公司等来料加工生产业务,建立“总部+分部”车间37个,承接浙江来料加工,既转移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带动当地从业人员超1500人,人均增收超过2200元/月,其中残疾人23人,留守妇女400余名。汶川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何静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特色水果产业收入较好,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不愿外出务工,‘宁愿少赚点,也要安逸点’。这样的结果是,日子一年年不见起色,打牌、坐茶馆的却越来越多。开始在工厂务工后,农民的收入上来了,观念也改变了,‘安逸’不再是图清闲,而是通过双手挣来的钱提高生活品质。此外,邻里之间闲话少了,也更和谐了。”
何静介绍,来料加工业务,还改变了当地商家的观念。2019年6月,汶川县来料加工车间总部负责人杨梅注册了“阿浙秀”“秀禹义”等商标,2022年杨梅将主要精力从来料加工转移到自主设计生产上来,将藏羌元素融入产品,研发出围腰、衬衫等新产品,开拓自主业务,迈出“来料加工”向“来单加工”转型第一步。目前,杨梅公司的年产值50余万元,带动绣娘就业30余人。
东西部之间一些观念上的差异往往缘于技术能力不同。浙江省宁波市结对四川省凉山州以来,聚焦搬迁安置群众,坚持以“数字赋能”工程为引领,通过“码”上识别,实时掌握脱贫群众动态变化,为当地基层治理带来新景象:
——专门打造凉山数字乡村治理“凉兴码”,针对脱贫群众生成专属二维码,实时监测脱贫群众家庭收入、上学、就业、健康等动态变化情况,已覆盖至结对的全部11个县14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惠及居民12184户、6万余人。
——依托“凉兴码”数据集成分析,通过“一码申报、一码摸排、返贫预警”等三大功能,主动落实“县、乡、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要求,推动防返贫实时监测常态运行,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大力推行“码上办”新模式,通过分析辍学、求职、救助等实时数据,第一时间掌握脱贫群众实际困难,实现“码上找人”。目前,已有157名脱贫群众通过“码上办”被快速纳入监测,及时解难帮困。
雷波县金沙镇阳光安置社区居民吉主为机家7口人,原本有两个劳动力,他本人因骨折无法务工,家中刚刚起步的山羊养殖缺人管理,主要收入来源基本中断。16岁的大儿子吉主里且尝试用微信扫家门口的“凉兴码”,在“有困难”入口中快速录音反馈了困难情况。社区管理员收到信息后,调取该户“凉兴码家庭档案”进行查阅并通过系统下发摸排任务给相应的楼栋长,确认情况属实后将该户纳入监测,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个性化帮扶。
阳光安置社区是雷波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居民277户1509人,涉及原7个乡镇14个村。“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我们借鉴和引入了浙江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消化吸收,看到了差距,发现了不足。现在,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服务观念已深入人心。”包村帮扶干部李西林告诉记者,“‘凉兴码’数字化服务平台减轻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就业上。现在,通过转移劳务输出、就近务工、低保兜底、政策性转移收入和经果林木收入等,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1.02万元以上,很多人都带着感恩之心,主动投入到社区的公益事业上。”
情真意切
创造同样幸福同一未来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村民李立国今年才20多岁,却患了“怪病”,某处受过外伤的部位瘙痒难忍,搔抓后变成瘤状的硬疙瘩。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他辗转各地艰难求医,瘤子切了长,长了切,不见好转,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一度让他对继续治疗失去了信心。
2021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谢知音作为医疗专家对口支援太仆寺旗,得知李立国的病情后,他主动联系国内皮肤科顶级专家、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杨顶权,通过远程线上会诊,共同制订治疗方案。之后,他又将李立国带到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很成功,李立国也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他表示:“从制订治疗方案到去北京手术,谢大夫比亲人还亲。”
这是京蒙医疗协作的一个生动写照。北京市精准开展京蒙医疗帮扶,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人才交流、学科建设、远程诊疗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为保障内蒙古自治区协作地区脱贫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上半年,选派各期医疗卫生人才142名;在受援医疗机构开展门急诊诊疗3.5万人次、远程医疗1768人次,输出医疗卫生技术189项,填补空白科室43个,帮助建立或完善管理制度320项;接收来京培训学习医疗卫生骨干417人次。北京市的做法包括:
——扎实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先后从14家医院选派54名医生(院长)到内蒙古10个重点帮扶县的7家医院任职。以全面实现场景化、数字化、岗位化为根本,以挂职常态化、“三同”常态化、医教研常态化为路径,以标志性成果、标杆性人物、标准性行动为目标,实施5大类32个合作项目,全方位提升呼和浩特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东直门医院结对帮扶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推动成立防治卒中中心,成功组建神经内科急诊,搭建多学科协作诊疗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并成立神经康复科。
北京天坛医院医生深入到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医院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医疗服务。
——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大力孵化内蒙古本土人才。通过专家门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业务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将国内外学科的新知识带到当地医院,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理念和诊疗技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积极开展线上系列课堂,已开展两届课程共21期,累计培训县、乡医生超5000人次;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优化选派人才结构,每年延续选派优秀骨干助力当地医院口腔科等重点帮扶科室长期建设,通过邀请北京专家对疑难病症进行远程会诊,助推形成“延续帮扶、跨期服务”的离任人才回访机制,形成持续互动的培训模式。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内蒙古人民共享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远程医疗平台连接京蒙两地,两地的医院和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相连,先进的医疗经验技术、医学知识经由互联网,从北京向内蒙古实时灵活地输送。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建成“全民大病专家会诊培训”平台,继续为全国160个重点帮扶县的1868万名脱贫群众提供“远程专家会诊”免费服务,提供“远程专家培训”免费服务,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
北京怀柔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刘霞作为“组团式”医疗帮扶四子王旗团队队长,带领5名援蒙医生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担任旗人民医院挂职院长。四子王旗地广人稀,许多牧民家住在偏远的牧区,缺医少药,不具备健康体检、疾病预防、筛查、治疗的条件。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当地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更好地方便广大患者就医,刘霞采用“团队带团队”的形式,在两家医院之间建立了23个科室工作群,各科室主任进群,进行答疑解惑、疑难病例讨论等,使四子王旗人民医院与北京怀柔医院无缝对接,大大提升了旗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
“刘霞同志在四子王旗的工作,是医者仁心的表现,是共产党人初心的表现。”北京市乡村振兴局京蒙协作处处长孙燕清说,“京蒙医疗协作帮扶,就是要让内蒙古同胞和首都人民一样享有完善的医疗,都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
人民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更是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健康也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事实上,不只是北京,其他所有东西部协作结对地区间都在蓬勃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医疗协作。如果先进的健康手段是阳光,那么,它正在普照中国大地,让无论东部还是西部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温暖。
如果说健康是幸福的基础,那么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
“老师通过智慧云平台这个平板,传课件给我们,让我们方便查缺补漏、记笔记、同步课堂,学习效率更高了。”4月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高中一年级学生周佳琰如是说。有了这个平板电脑学习平台,同学们就可以直接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名师课程,而且可以随时播放、反复观看。
巴马的教育发展,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的教育帮扶密不可分。记者从粤桂协作工作队了解到,2016年以来,大鹏新区倾力帮扶巴马县教育领域,共投入协作资金4636万元用于实施26个教育协作项目,大大改善了巴马县的教育基础设施。
这只是粤桂教育协作的一个侧面。“十三五”期间,广东累计投入教育帮扶资金8.04亿元用于广西中小学建设,组织62所各级各类学校与广西全口径“牵手结对”。
2021年以来,广东组织两地各两所高等职业院校、99所中小学校、21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大力推进人才交流,并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帮扶学校跟岗学习。目前,百色市德保高中派出16名干部、教师到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跟岗学习;河池市巴马高中组织15名老师到深圳跟岗学习;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向深圳市西乡中学派出11名教师交流学习。
援桂支教人员将东部的理念、方法与广西受帮扶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融合,助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图为广东支教教师赵倩仪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小学授课。
为实施粤桂教研员能力提升计划,广东省按“组团式”帮扶要求,自2022年秋季,组织深圳等5个地市选派34名校长、98名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组团式”帮扶广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所高中、14所中职,共34所学校;在常规支教的基础上创新开展“银龄行动”,2020年以来,动员广东省及全国退休教师9批次133名援桂支教。
援桂支教人员将东部的理念、方法与广西受帮扶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融合,形成符合各校校情的新理念、新方法,助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如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派驻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中的林伟校长带领帮扶团队,助力学生、教师、学校实现“最优成长”,创建特色鲜明的生活化德育体系、多元化课程体系、校本化教学体系、特色化培养体系,使该校2023年高考成绩得到显著提升,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81人,相比去年增长率达22.45%,总上线人数(含专科)相比去年增加156人,增长率达25.86%。广东“组团式”帮扶的20所普通高中今年的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2394人,较2022年增长1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453人,较2022年增长25%。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贯穿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词,也是粤桂教育协作的重要遵循。让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是让他们能与东部地区孩子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邝兵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精神,结合‘广西所需、广东所能’,为广西协作地区的乡村教育振兴发挥广东力量,让粤桂两地人民共富,让两地孩子拥有同样灿烂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共同富裕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路径,是新形势下深化东西部协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经过多年探索,东西部协作正在从单方面“输血”渐渐过渡到东西部互利共赢。协作让西部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让东部地区破解了一些发展的瓶颈问题。正如本文开头所介绍的,当三水等地到榕江学习考察“村超”经验时,东西部协作已经成为促进结对双方螺旋上升发展的机制。不再是一方“带”一方,而是双方互相支持,在不同的资源禀赋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再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作为党中央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东西部协作早已是进入人们情感记忆的“山海情”。“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正如歌曲所唱,我们相信,“海浪让山风多情,山风让海浪豪迈;山和海相连,朝康庄大道迈进;携手并肩,奔向美好未来”。(本刊记者 李雷)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17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