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一次5个半小时的沉浸式参观
2023-09-21 11:04  浏览:1644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9月14日13时,6辆大巴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宾馆东门依次驶出,开启了一场长达5个半小时的沉浸式现场参观与交流。每辆车上有20多人,他们是省级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医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部分高水平医院以及大学医院的管理者,而且大部分是一把手。6组人员按照有序不交叉的原则,分别在不同时段参观了新川创新科技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说,深入实地考察可详细知道每家医院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是如何动脑筋、拓思路的,“学习兄弟医院的宝贵经验,对自己医院发展很有益处”。

像胡豫一样,参加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的这些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者,一路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不时拿出手机拍照,频繁提问交流。

对这里“印象十分深刻”


参观中,大家都表示对华西医院的高水平临床和高质量科研互为促进“印象十分深刻”。

“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很重视科研,但是科技创新不能止步于发表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项目,还要再多向前走几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衡量一家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一条指标是“全链条”。也就是说,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医学科技创新要在临床需求的导向下,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再向前推两步——进入转化应用并形成产业化,也就是要形成从基础到临床到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在位于新川创新科技园的四川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华西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等地,大家看到了临床与科研的“碰撞”。比如,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依托华西医院临床大数据及生物样本资源、四川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技术与人才队伍,基于临床患者动态数据,开展了多组学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手段,开展了以恶性肿瘤、罕见病、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为主的分子网络关系研究。

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近5年,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达220余项,转化合同金额超10亿元。其中,40余项科技成果作价超8.24亿元,投资入股成立9家科技公司,成功转化重组蛋白新冠疫苗、麻醉新药、靶向小分子新药、创新中药及便携式核酸快速扩增仪等系列原创产品。

“华西医院在科研上的投入真的是大手笔。”从新川创新科技园走出来后,胡豫感叹道,一圈走下来,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华西医院非常重视平台建设,如大数据平台、动物实验平台等。“单一学科模式的科研现在做起来已经比较吃力了,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公共平台意义重大。在公共平台支撑下,容易产生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胡豫表示,自己所在的医院正在建设新科研大楼,公共平台建设等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科研孵化基地、大数据使用等,都以照片的形式保存在了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先夺的手机里。他还不时与一起参观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张蔷沟通。“华西医院从临床到科研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不是简单的研发,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真正地去解决那些临门一脚的问题。回去后还要好好研究借鉴。”刘先夺说。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滕晶说:“上午会议提出要以临床为牵引做科研,进行成果转化,落地产业链。下午的参观,让我们看到了这一链条的现实版本,很受震撼。理念先进,做得也超前,确实解决了不少目前医学的‘卡脖子’问题。如今,完全靠医疗行业单点来提升医疗水平已经不够了,还要借助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力量,争取更多资源的支持,才能够把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做大做强。”

边看、边听、边提问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二层,该院相关负责人并不避讳医院的短板,坦诚地对参观者们说:以前,医院每个流程都具备一站式管理的特点,但站与站之间的衔接不够完美,仍具有优化空间;多个一站式设置较为分散,难免多次往返排队,就医连续性和就医体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改革后的入院一站式服务集群,其核心是多个一站式集合在一起,且站站相连。比如,患者候床期间,医院有人跟,遇到问题患者能随时问,实现候床患者100%随访与管理,床位统筹安排在后台完成。

胡豫参观后表示,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全新的一站式服务,统筹住院、手术、检查等环节,将信息化贯穿全程,改造服务流程,使患者有了新的就医感受,“患者集中候诊,整体秩序不错”。

“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集中收治的日间手术中心。截至2022年年底,全院累计完成日间手术超过25万例。开展术式500余种,涉及20多个临床科室。2022年,我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为25.6%。”华西医院日间手术病房相关负责人一边介绍一边指着整层楼说,华西医院目前采用集中收治和分散收治相混合的日间手术运行模式和质量控制。为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医院在将患者就医流程标准化的同时,施行手术病房一站式服务,患者可以在本层楼完成入院、手术、出院及结算,提高了诊疗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日间四级手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安全?”“智能语音随访用得怎样?”“日间手术监测系统该怎么完善?”……参观人员边看、边听、边提问,有不少会议代表还特意录了视频。

“这一次委属委管医院的5家口腔专科医院管理者都到齐了。”滕晶开心地说,会议间歇,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口腔医学的未来发展和医院管理心得,这是很难得的。而且,这次还能跟众多大型综合医院的管理者长时间交流、现场深度参观,收获很多。

“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基础质量。”刘先夺对会议交流中关于基础质量的要求记得很牢。他下午参观发现,两家医院的基础质量都做得不错。“这也应该是他们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面的重要因素。对天津的头部医院而言,在追寻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下一步的目标是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达到2左右,实现4个60%(四级手术占比、技术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占比均达到60%左右)。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但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一定会慢慢缩小差距。”刘先夺说。

“半天参观还是太短了,后续我们还得找机会再来细看看。”一位医院管理者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18时30分,在回程的车上,不少人仍然意犹未尽,盘算着后续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点对点交流。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 辑:杨真宇

校对: 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f82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