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接受的主体可以是法院,可以是调节组织
一、群体接受
调整民事关系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自然人
法人(非法人组织)
1/要诚实
2/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3/正当防卫,不承担民事责任
4/停止与恢复
5/3年诉讼时效
6/和解,调节,仲裁,诉讼
7/侵权责任
8/损害赔偿
9/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损害公共利益。
二、人权
1/成年人,未成年人(监护人)
0~8,无
9-16,限制
2/宣告失踪、死亡(法院)
3/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格权)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住权
4/
三、经济权(物权)
1/企业解散、破产(财产转移)
2/名誉、名称、荣誉权
3/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
4/物权多一个转让
5/抵押、担保、质权(质押)、留置权
6/合同关系(微信交易?)
7/保理合同(催账)
8/运输合同
9/技术开发合同
三、婚姻家庭权
1/平等互爱,禁止暴力
2/家庭关系:互相忠实、尊重、关爱,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平等、和睦。
3/离婚条件
(1)重婚与他人同居
(2)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有赌博、吸毒恶习,屡教不改
(4)感情不和,分居2年
(5)其他夫妻感情破裂
《热点案例》
1/小孩充值游戏币?
可以退回
2/性侵(未成年诉讼时效可以从18岁开始计算)
3/干扰生活属于侵犯隐私
4/上错菜,吃了,要付款(不当得利)
5/球场不赔偿—“自甘风险”
6/高空抛物伤害
不尽安全保障责任的物业有责任(建筑物挂管理人)
7/阻止损害让人受伤,合理限度内不需要赔偿。
8/遗嘱抚养协议(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