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进入“末伏”,
但南方部分地区的高温却仍在继续。
近日,江苏南京,
由于天气太热,
有网友拍到一家店门口的“冰墩墩”
被晒成了“焦墩墩”,
网上有人调侃:
不涂防晒,
再白的皮肤也会被晒黑。
高温炙烤下,
不仅人类热得想一直待在空调房,
动物们也被热中暑。
近日,
重庆渝北区消防救援支队
接到报警求助,
为一辆大货车上的110余头生猪消暑,
消防救援人员将水枪变成巨大喷淋头,
为整车生猪冲澡降温,
中暑的生猪才慢慢恢复平静。
为何高温天气频发?
是否会成为新常态
今夏高温综合强度 已达到1961年以来最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
根据最新的气候监测资料
可以明确判断
这次高温事件到目前为止
综合强度已经达到了1961年以来最强
某种程度上甚至也是1951年以来
最强的高温事件
超过了2003年、2013年、2017年
这三次明显的高温事件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温的影响范围,尤其是40℃以上的高温覆盖范围,超过了109万平方公里。
各地打破的高温纪录已经达到了226个,也是历史上破纪录的最多值。
高温事件的持续时间,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64天,超过了2013年的62天纪录。
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为何高温天气频发?
是否会成为新常态?
听一听这三位气象专家的分析↓↓
高温天气下,
预防中暑是重中之重,
请各位师生家长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一起来学习这份防暑指南吧!
中暑分类、症状与处置方法
人长时间受高温影响,可引起中暑。根据症状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如头晕、头痛、乏力、大汗、口渴等。
处置方法: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多喝电解质水或白开水,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
处置方法: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尽快补充水分,还可以用风油精涂抹太阳穴,必要时口服藿香正气水,如无缓解需就近就诊。
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又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发生重度中暑的患者,体温一般大于39℃,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并出现晕厥、昏迷,如处置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处置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用冰块放于患者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做物理降温,并尽快就近就诊。
远离中暑,这些要记牢
1.避免在炎热天气长时间呆在户外或长时间被太阳直射。
2.要注意防晒,穿防晒衣,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
3.及时补充水分,可适当选择含盐饮料、绿豆汤、酸梅汤。
4.外出时常备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药物。
夏季防暑口诀
炎炎夏日暑难当,防暑降温需注意。
气象预警常关注,橙色红色分等级。
户外活动备足水,太阳下面不久待。
遮阳帽子防晒霜,随身携带清凉油。
绿豆饮料酸梅汤,多吃水果多喝水。
高温饮食指南
夏季高温,很多人喜欢吃雪糕、冰镇西瓜,冰镇饮料等冰凉的食物,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对身体带来伤害。短时间内摄入过多冰冷食物,胃肠易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发生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情况。
此外,食道和胃部毗邻心脏,骤然的冰冷侵袭,可能刺激心脏,严重时还会诱发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梗等。
空调使用指南
高温天气,对很多人而言,待在家里,开足空调冷气是享受,殊不知不合理使用空调可能患上 “空调病”。
什么是“空调病”
由于长时间开空调需要封闭门窗,空气不流通,房间容易滋生细菌,人可能会出现鼻塞、耳鸣、乏力、头昏、打喷嚏、皮肤过敏等症状。
“空调病”的预防
1.设置合理的空调温度,建议为24℃-26℃;
2.每天进行室内通风;
3.睡眠时不对着头吹冷气;
4.可使用开加湿器、放一盆水等方式增加室内湿度;
5.户外活动后回家时先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开空调;
6.定期清洗空调。
来源 | 综合自国家气候中心、央视一套、中国新闻社、央视新闻、重庆市旅游学校等
责任编辑 | 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