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好医生,是医学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院校教育,到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综合性、连续性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医教协同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了新医科建设。面对历史新机遇,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如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如何持续提升核心人才竞争力?本版推出“医教瞭望站”栏目,集纳多方观点,展望医学教育的创新之路。
近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十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被誉为中国医学教育“干细胞教材”的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修订工作。
作为业界公认的经典、权威之作,该套教材自1978年首轮出版至今,从28个品种增至56个品种,总印次超过3000次,总印量超过1.2亿册,在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此节点上,医学教材如何守住经典“灵魂”,又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与会专家的交流热点。
守经典之魂
“如何把医学教材传承好、创新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届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德培看来,广大编委既要有政治意识、正确态度、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写作能力,及对编写目的、编写要求的理解,又要对国内外医学教育现状及趋势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最终体现在编写中,就是要恰如其分。
刘德培回忆,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历45年而弥新,离不开吴阶平、裘法祖、吴孟超、陈灏珠等老一辈医学大家的带领和躬身垂范,以及一大批优秀医学教育编委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他们以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打造了本套教材的声誉和经典之魂。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也对编审老前辈的工作故事印象深刻。“我记得,裘法祖老先生在晚年时,还冒着高温在案前逐字逐句修订教材稿件。他对个别内容没有完全的把握,就给相关专家打电话,向他们请教。”陈孝平回忆,“裘老反复强调:教科书一定要认真修改,每种药品的剂量,每个标点符号,每个说法,每个观点,都要找到出处,要准确无误。事关人民健康,容不得半点差错。”
最令陈孝平感慨的是,在第一轮教材的封面上,并没有编者的署名。“他们绝对是不图名利、无私奉献。”陈孝平表示,这些都是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这一代应该传承下去,把接力棒郑重接好,再不打折扣地传下去。
“教材编写的精神要传承,教材的价值传承功能也要彰显。”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届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宝峰提到,这也是教材之所以被称为“经典”的原因。“教材建设要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避免‘硬融入’,要做到润物无声。”他举例,以前药理学教材中的知识几乎都是来自国外的。“近几年,我们将中国人发现的一些药物和理论,如青蒿素、三氧化二砷及其作用机制等写入教材,增强了我们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纳时代之新
在探讨中,专家们有个共识:如果说这套教材经过了九轮修订后有哪里没改变,那就是它一直在“变”。
“医学教材中的知识,一定要体现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届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钟南山解释,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全球及中国的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一些过去常见的疾病,现在可能变少了;一些以往少见的疾病,在大医院却成了常见病。“因此,教材也要与时俱进。这需要我们及时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尤其要注意对疾病诊断标准的更新、手术方式的更新、治疗方案的优化等,以此确保教材的适时性及先进性。”
“第十轮教材要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新高度,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要在基础和临床间找到结合点,提出新观点。”杨宝峰提出,在编写中也要牢牢把握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力求创新且有国际视野。“其实每轮修订,我们都会更新30%左右的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更新、创新要遵循教材编写规律,慎重改动。因为这些内容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刘德培分析,这套教材的内容已经渗透到医学教育,乃至医疗卫生行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学大纲、课程的设计,研究生入学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等,都以“干细胞教材”为标准。它的内容不仅是教学标准,还普遍成为医疗专业标准。例如,这套教材中的内容会被作为法庭证据,在处理医疗纠纷时使用。因此,教材内容在更新时一定要慎之又慎,选用客观、成熟、有共识的内容。
陈孝平建议,对于一些不成熟的知识点和技术,要点到为止,等待成熟时再全面写入。有争议的内容观点尽可能少写甚至不写。“不是不让学生知道,而是要把这些内容交由老师来把握,给老师以发挥的空间。”陈孝平说。
应时代之变
“在卫生健康领域,什么是最好的创新?那就是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钟南山认为,这既是时代的命题,也是解题的答案。为推动这一转变,医学教育和教材建设也应该随之转变、完善。“要加强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而要做到这一条,必须要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他提出,这些理念和内容不仅要融入新教材的编写之中,而且要予以重点体现。
对此,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雪凝谈到,为进一步加强医防融合,本轮教材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征求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意见,调整和强化了预防医学相关教材种类,并对各部教材中交叉重复的部分进行整合。同时,面对老龄化趋势加剧、全生命周期理念强化等新挑战、新需求,新一轮教材还增加了《重症医学》《老年医学》《临床营养学》《医学人文导论》,以更好适应新时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人才培养需求。
在教材内容守正创新的同时,形式的创新近年来也尤为突出。从最初的配套光盘到网络增值服务,直至第九轮的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融合一体,这套经典教材一直在尝试着借助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
“这次,我们将推出‘纸数融合、纸电一体’的新形态教材,单独设立了数字主编、副主编团队,全面推进教材数字化,推动传统课程迈向数字教学与移动学习的新时代。”王雪凝介绍。
“我们需要解决的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刘德培提出,吸纳新技术、发展数字化教材,不是简单地堆砌素材,而是要更好地运用这些形式,有效地将新知传递给学生,这需要编委深刻思考、认真设计。“每一章节的编委就要像一名导演,展现一场生动、精彩纷呈的医学知识大戏,对学生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固医学之本
身兼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等多重身份,陈孝平的经验是: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好教材必不可少。在他看来,一套好的医学教材,不但能影响几代医学生,还关系着几代国民的健康水平。具体到我国医学领域使用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这套“干细胞教材”,它的读者不仅有未来的临床医生,还有医学科研、医疗器械和药物研发、医药经营管理、医学教育、卫生管理等领域未来的高质量人才。
刘德培在会上提醒,必须夯实五年制临床医学基础地位,充分认识新征程中教材建设工作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学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工作几十年后,仍然清晰记得当年在大学中学习本专业知识时的场景。我们通过教材传递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天,我们做好教材的编写,就是在为国家的临床医学教育打牢基础、供足源流。”刘德培呼吁编委共同努力,让新时代医学教材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文:健康报记者 崔芳
编辑:胡彬 李诗尧
校对: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