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论语阐幽之六十二: 跟着孔子学惜时
2024-01-11 08:56  浏览:1156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⑴为了活出人生精彩,孔子奋斗一生,做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⑵。孔子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⑶人生如白驹过隙,四十岁就时间过半到了中年。如果这个时候一身毛病,不知修身,这一辈子基本上就报废了。有人把这句话误解成“人过四十不学艺”,实际上,孔子提倡终生学习、大器免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那么,什么时间开始学习呢?就在当下,不要推托,不要等明天再说。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⑷总寄希望于以后发生的,就太可怕了。今天以条件差为理由而不努力,你怎么知道将来条件不会更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⑸岁月不待人,时间不等人,流光不饶人,除了管理好时间,努力修身求学,我们别无选择。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时,孔子就发大愿,要学成道。三十岁前,孔子就立于礼,成为闻名四方的大学问家。四十岁前,孔子就智慧大开,对人间事务,不再有任何疑惑。也就是这个时候,孔子开始大规模招收学生,兴办私学,培养人才。五十岁前,孔子培养出一批优秀弟子,担当起“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六十岁时,孔子虽然未能建立一个伟大朝代,但是破除了“我执”,能够与社会融为一体。七十岁时,孔子“从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透过孔子自述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一生都在悟道、证道,并最终获得成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评价道:“对季文子而言,思考第二次,就可以行动了。” ⑹可见,孔子主张抓紧时间行动。但是,当子路问:“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却说:“有父兄在,应该先商量一下。”⑺这时,孔子又主张先确定好方向和方案。由此可见,孔子非常注重提高“一击必中”“做则必成”的效率。毕竟,选择方向和确定方案永远比行动更重要。

万物得天时而生。孔子也一直在盘算自己出仕的时机。“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⑻三桓子孙走向没落,鲁国政权就会出现危机,这也就是孔子出仕的时机。期间,孔子已经打造出精英团队“待贾而沽”⑼,公山弗扰率先向孔子抛出了橄榄枝,所以,孔子就有所心动。后来,孔子对着山梁上的母野鸡,说:“得其时呀!得其时呀!” ⑽显然,是对天时的由衷赞叹。

孔子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⑾“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⑿“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⒁孔子向天下邦君宣称,王者需要三十年才能让天下归仁,发动对外战争需要备战七年。如果自己担任宰相,时间将大大缩短,一年就会扭转局面,三年就会有所成就。对孔子而言,治理一个国家,只需要三年窗口期。

仪封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⒂看来,仪封人比孔子更懂得天时,知道孔子无法建立伟大朝代,只能建立伟大学说。后来,孔子创造中华文明正脉,果然成为成古“木铎”。


【注释】⑴见《论语》15.20。原文是: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所担忧的是:离开人世后,名字不被人颂扬。”

⑵见《论语》7.19。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⑶见《论语》17.26。原文是: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仍表现不善良,这辈子就没有希望了。”

⑷见《论语》9.23。原文是: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参考译文:孔子说:“总寄希望于以后发生的,就太可怕了。今天以条件差为理由而不努力,你怎么知道将来不像今天一样(条件差)?四十、五十岁还没有名望,这一辈子就没什么让人敬畏的了。”

⑸见《论语》9.17。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岸上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⑹见《论语》5.20。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⑺见《论语》11.22。原文是: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⑻见《论语》16.3。原文是: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⑼见《论语》9.13。原文是: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⑽见《论语》10.27。原文是: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参考译文: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⑾见《论语》13.12。原文是: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⑿见《论语》13.30。原文是: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参考译文:孔子说:“用不经过教育、训练的人去作战,这叫做抛弃他们。”

⒀见《论语》13.29。原文是: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善待百姓,实行战争教育七年,也就可以作战了。”

⒁见《论语》13.10。原文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参考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起用我主持政事,一年就可有所作为,三年就会有成就。”

⒂见《论语》3.24。原文是: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参考译文:仪邑的地方官求见孔子,说:“凡是有才德的人到这里,我没有不去拜见的。”孔子的学生就带他去见孔子。这个人出来后说:“你们几个不必觉得若有所失。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让你们的老师布道传教,拯救苍生。”

发布人:2d8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