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
1940年7月31日,51岁的台湾医生蔡湘洲从福建来到浙江金华,加入抗日武装队伍台湾义勇队。
蔡湘洲早年“在台湾进医校妇女科毕业后在台悬壶,不久,觉得台湾不是他发展医业的地方,便搬到南洋去开业,在南洋住了二十几年。曾替祖国政府在南洋各地募捐了一笔可观的救国金。抗战前,他怀念着祖国,终于在同胞鼓励之下,回到祖国来,在福建营业”。
1940年6月21日,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致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函称:“留闽台胞为数尚众,集中崇安者十未及一,其散居各县者大抵匿籍更姓,拟请令饬各县籍移崇安,再由义勇队派员训练,择良善者使其工作”,并附名单(其中有“要求参加台湾义勇队之台胞”蔡湘洲等17名)。陈仪批示“照准”。1940年7月7日,奉李友邦令“来闽组训留崇台胞赴浙参加祖国抗战”的牛光祖于福建永安发出的报告也有“留崇台胞参加台湾义勇队蔡湘洲等17名”之语。
蔡湘洲入队时给队友的印象是:“最后有一个个子矮矮,撑着一把雨伞,带着眼镜,留着八字须,穿着一套崭新的西装,看起来好像日本人的老人家,笑纹纹地走近来,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蔡老同志。”蔡湘洲的人生观是“有饭吃就好”,在台湾、南洋和福建“恤苦济贫,很愿为地方做事,在该地得到各界人士的拥护”,“这次他又自动参加台湾义勇队,他感觉着台湾人不可如犹太人样的无祖国,要争取自由独立必须参加祖国抗战,参加祖国抗战必须参加台湾义勇队。他在受训当中,跟年青同志们一样,每早听到哨子就起床,虽不参加早操,但也跑去自由活动,吸吸新鲜空气,他也跟青年们一起上课,一样吃苦涩的革命饭。他给病家及同志们看病,总是用谨慎的态度去诊察。从福建带来的药品,也一个钱不要地送给台湾医院”。
台湾义勇队主办的《台湾先锋》第5期(1940年9月15日)所载《老当益壮的蔡老同志》讲的就是蔡湘洲的故事。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在生活上只求“有饭吃就好”,在思想上却有深刻的认知:台湾人“不可无祖国”。
谨以本文纪念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130岁诞辰。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