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留下了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经典红色故事。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激励着贵州各族儿女奋勇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两年实现100%全覆盖。教育公平与质量大幅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实现历史性常态化动态清零,“控辍保学20条”经验在全国推广;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教育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交流周留学品牌日臻成熟……
会址楼前学党史,红色基因代代传
“国旗飘扬引航青春,国歌嘹亮传唱长征。”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红军山下的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的万余名师生围绕在国旗台下,以首日升旗暨长征精神宣讲的“开学第一课”开启新学期。
同日,遵义会议会址所在的红花岗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第一天。各学校以“牢记嘱托感党恩、勇担使命闯新路”为主题,上好开学第一课。在遵义市第二中学大操场上,3000余名师生齐聚于此,鲜艳的五星红旗在3000多双眼睛的深情注目下、伴随雄壮国歌声冉冉升起。随后,全体师生聆听国旗创制诞生等党史故事,成为各班级生动而难忘的开学第一堂思想政治课。
近年来,贵州教育系统立足红色资源禀赋和优势,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切实把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红色圣地”遵义,全市依托遵义会址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分批次在全市220所中小学培养1000余名平均年龄在13岁的“小小红色宣讲员”,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游客免费宣讲红色文化。
娄山关脚下,娄山关红军小学将“独腿将军”钟赤兵的传奇故事写进学校的校本课程,搬进德育陈列馆。娄山关红军小学学生、小小宣讲员马兴蕾对记者说:“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每次讲述一条腿走完长征路的钟赤兵爷爷的故事,我都激动不已。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们会永远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的家乡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自编自导自演大型红色歌剧《邓恩铭》,用艺术党课的生动形式讲好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沉浸式、情景式还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毕节市是中央红军和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活动的重要区域,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将红色文化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演出红色舞剧《林青的远方》。该剧作为精品红色剧目,不仅进入校园,还多次在公共剧院演出,现场观众与收看直播的网上观众突破百万人次。
安顺市王若飞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瞻仰参观的中小学生长年络绎不绝,若飞小学学生宋思源是故居的小小解说员,他对记者说:“每当讲起王若飞爷爷视死如归的故事,我都心潮澎湃,宣讲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和语文写作能力,更激励了我和同学们努力成为永远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少年。”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小学少先队员为荣获“时代楷模”的排雷英雄杜富国佩戴红领巾。资料图片
产教融合育新人,“校农结合”助振兴
5月10日,记者来到遵义医科大学“校农结合”实验大棚,恰好遇到遵义医科大学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石京山教授,他正带着硕士研究生现场采样,比较人工大棚栽培和仿野生栽培金钗石斛内生菌群的差异。石京山手把手地教,研究生脚跟脚地学。
石京山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通过与金钗石斛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将科研成果在赤水等革命老区落地应用和示范推广,目前已发展金钗石斛仿野生种植基地37755亩,总产值2.26亿元,实现销售1.77亿元,直接带动贫困群众就业222人,带动农民增收18821户,石斛产业成为赤水市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遵义医科大学,像石京山这样经常上山下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教授、专家还有很多。该校党委书记何志旭介绍,遵义医科大学是抗战后我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校,“红医”大学服务人民的初心代代相传。
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7年11月,贵州大学启动“博士村长”乡村振兴计划,采取“产业+专家+基地+博士村长”工作模式,组建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为辅的“博士村长”实践队。5年来,320余支实践队、1.4万余人次投身全省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学生们在生产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晒黑了脸、炼红了心,带富了群众、成长了自身。
贵州省明确农村产业革命的十二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后,各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施“兴黔富民”和“黔匠”计划,加强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和乡村人才职业能力培训,目前已组建产业团31个,选聘300名产业导师直接领办产业。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顶岗实习,推动中职、高职协同发展,努力推动120万农村建档立卡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
职业院校更是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生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聚焦“大职教”,建设“技能贵州”,职教系统共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高职、中职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分别达90%、94%,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率由30%上升到70%。相继实施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中职强基”工程、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等,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共生共赢,把职业教育办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直通车”。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是贵州职业教育改善民生的真实写照。通过持续努力,贵州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从不到60万增长到近100万,全省30余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进而实现家庭的脱贫致富。
“双减”新实践,教育新篇章
近日,记者在赤水市第一小学的劳动教育基地看到,退休党员钟幼玲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果实套袋的技巧和作用:“草莓挂果后为什么要套袋?这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让草莓在纸袋里长得又大又红……”小学生们对草莓的认知从餐桌上、超市里来到了真正的草莓大棚,真正理解什么是“粒粒皆辛苦”。去年以来,钟幼玲和其他退休党员怀着“退休不退教,绽放夕阳红”的情怀,自发组织起“教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走到孩子们身边,助力“双减”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
2021年7月开始,贵州教育系统强力执行“双减”政策。2021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遴选的全国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公布,贵州省赤水市针对难点堵点强化课后服务保障的做法上榜。诞生过“四渡赤水”光辉战例的革命老区赤水,创造了一些破题妙招。该市通过充分整合优质校内校外资源,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高水平实施,通过深化保障机制,加强财政投入,确保“双减”政策有序有效落地。通过组建“教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开展“菜单式”教育定制服务,为学生卸下过重学业负担。全面推广课后服务“1+1+N”模式,即1课时作业辅导+1次30分钟体育锻炼+N类自主选择社团活动。其中“N”满足了学校薄弱学科建设、学生兴趣爱好等多样需求,实现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菜单式”定制。
“赤水的‘难’就难在师资结构性缺员,‘堵’是堵在城乡学校需求不一样。成功打造‘教育轻骑兵’,让全市优质师资能够在城乡学校之间充分流动,突破乡村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赤水‘双减’更加和谐更加有效。”赤水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勇表示。
今年春季开学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继续落实好“双减”政策,春潭街道第二小学积极推行“5+2”课后延时服务。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族武术”传承人杨刚做教练,300多名学生参加“武术兴趣小组”,每天课后练习布依族武术,既减轻作业负担,又传承民族文化。该县栖凤街道第一小学开设书法、体育、民族舞、乐器、天文等30余个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丰富课余生活。
贵州省推进“双减”工作10个月来,以“四个统筹”为抓手,大力确保“双减”落地见效。统筹好减负与提质、校内与校外、严管与厚爱、考试与评价4个方面,作为推动贵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秉持“美的教育”理念,践行“特色教育强省”战略,贵州教育迈向更加优质均衡的新阶段和更快提质增效的新长征。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6月3日第01版
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见习记者 孟航宇 崔凯
责任编辑|王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