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
01
晁错看见了“深渊中的鱼”
刘濞(濞,读 bì)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儿,个子高,有气力。淮南王英布造反,刘濞曾随刘邦征伐,立下战功。于是,刘邦立刘濞为吴王,统辖东阳、豫章、吴、会稽四郡五十三城。刘邦去世之后,惠帝刘盈孱弱,吕后实际上把持朝政,推行无为而治的国策,各诸侯国均得到很好的发展。吴国煮海为盐,因山铸钱,国家富强,百姓安居,在诸侯国中发展尤其迅速。
早在封刘濞为吴王之初,刘邦从相人嘴里得知刘濞有反骨,若干年后会造反,便有悔意。但实际上,吴王安居东南,自得其乐,与朝廷井水不犯河水,很多年相安无事。然而,因为吴王太子与皇太子之间的一次“打架”,一切都改变了。吴太子虽然生在侯国,但一生下来便衣食无忧,为人上之人,养成了目空一切、惟我独尊的性格。他的两位老师都是楚人,他们把楚人轻悍、争强好胜的习性也传给了吴太子。可是,既生瑜、何生亮?吴太子没想到,还有比他更横的。那个人是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有一次,吴太子到京城朝见天子。两位太子见面了,便一起下棋娱乐。吴太子因为一个棋子而与皇太子发生争执,态度十分强横。皇太子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恼羞成怒,一把抓起铜制的棋盘砸向吴太子。顿时,吴太子头上血流如注,一命呜呼了。
事已至此,汉文帝只好派人把吴太子的尸首送回吴国。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什么说法也没有,就这样把“人”送回来了,吴王刘濞既痛又恨,他说:“我们都是刘氏子孙,人既然死在京城,就埋在那里好了,为什么还要送回来?”吴王气不打一处来,又让汉使者把吴太子的尸首拉回京城去了。吴王的做法本没有什么道理,但是,毕竟他的儿子死在了京城,死在了太子手下,这口气他实在难咽,因此,才会有这种言行。
按照规定,诸侯王每年两次进京晋见天子,秋曰请,春曰朝。吴王痛失爱子,心情自然不好。因此,常常以自己身体有病为由,不去朝请,而只派使者应付差事。文帝因此很生气,每当吴王使者来,就让人把他们扣押起来。去京城的使者都被扣留了,这让吴王很不安,心里渐渐地动了造反的念头。这年秋天,吴王照例派使者替自己“秋请”,皇上又当面责问吴使者,为什么吴王不自己来?吴使者在这时引用了当时流行的一句俗语,他说——
“察见渊中鱼,不祥……
看见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
吴王确实没有病,他不过是还在生皇太子杀死他儿子的气。但是,陛下扣留吴王使者,并治他们的罪,等于告诉吴王,天子生气了。天子生气会是什么结果,吴王不是不知道,所以他才以身体有病为由推拖。现在,吴王只是装病不朝,但他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如果逼急了他,让他感觉到陛下将要杀了他,那么,吴王可能真的要造反了。其实,在这件事上,陛下不妨糊涂一点,这样,鱼儿可以在深渊中自由地游动,何必要在平静的潭水中掀起波澜呢?”
汉文帝觉得吴使者的话很有道理,便把先前扣留的使者一并放回,并派人赐给吴王几杖,允许他可以不按例朝请。这个举动让吴王稍稍宽了心,他本来也没想真要造反,这时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汉文帝刘恒假装没有看见“深渊中的鱼”,但是,等到了景帝时代,又发生了变故。这个变故因晁错而起。
景帝为太子时,晁错是太子家令,两人关系很好。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要他趁着吴王有过错的机会,削夺他的封地,但是,文帝一直没有答应。等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他立即翻出吴王旧账,断言刘濞造反只是时间问题,建议景帝当机立断,削减他的封地,以避免其势力过大,积重难返。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于是引起了“七国之乱”。刘濞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对朝廷步步紧逼,汉景帝一看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只好牺牲了晁错,让他穿着上朝的服装,斩首在东市。
七国强大,最多只是存在造反的可能,晁错却把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晁错的话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具有战略眼光。但问题是他的眼光太犀利,以至于他发现了深渊中的鱼,并且立即就要把它钓上来,最终加速了吴王的造反,引起了“七国之乱”。晁错让本来太平的天下,出现了极不和谐的声音。他本人也遭到“鱼儿”的反制,“衣朝衣、斩东市”,吞下了自己酿的苦果。
02
冤死的关其思
韩非子在他的《说难》一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郑武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王为妻。不久,郑武公在朝堂上公开向群臣征求意见,他问:“如果寡人现在对外用兵,你们看看应该先攻打哪个国家?”大臣关其思说:“胡可伐也!”意思是可以讨伐胡国。郑武公闻言大怒道:“岂有此理!胡王和我是兄弟之国,我的女儿都嫁给了他,你却让我去攻打他,是何居心啊!”盛怒之下,郑武公把关其思杀了。胡王得知此事后,甚为感动,便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就在这当口,郑武公出其不意偷袭胡国,占领了它。
韩非子在他的《说难》中揭示了这个主题——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做事因为保密做得好才成功,天机泄露了,就会失败。不一定是有意泄露,可是话语无意触及到别人着力隐瞒的事,这样的人就会有危险。关其思说的话没有错,但是无意间泄露了郑武公的秘密,所以他糊里糊涂地死了。
郑武公伐胡,这是国家机密,他已经谋划了很久,甚至为达目的,他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胡王。攻打胡国是郑武公要极力隐藏的事,他之所以在朝堂上公开征求大家意见,就是希望大家说出胡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可是关其思不解其意,据实以对,无意间发现了“深渊中的鱼”,以致于招来杀身之祸。
关其思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胡可伐”的想法的,事实证明,他的进攻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因为他触碰到了国家机密,特别是面对众臣,关其思公开了这个“国家机密”,所以,郑武公只能将错就错,杀了关其思,用这种丢车保帅的办法保护“国家机密”。
在历史上,像郑武公这样为了达到战略目的,不惜采取欺骗手段、甚至牺牲部分国家及个人利益的事例并不鲜见。战国时期,晋国大夫智伯想讨伐仇犹国,但是仇犹国地处偏远,道路狭窄,难以运兵。智伯便铸了一口大钟,表示要作为“国礼”送给仇犹国。仇犹为了迎接这个大“礼”,便主动开山修路。道修好了,运送大钟的车进来了,而智伯的大军也紧随其后,仇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知伯灭掉了。
胡国也好,仇犹也罢,都是因为麻痹大意、没有防备而失国。关其思则因为一言不慎泄露了国家机密而成了冤死鬼。所以,韩非子在他的《说难》中揭示了这个主题:“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
03
因忠诚而挨板子的婢妾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外做官,很久也没有回家,他的妻子耐不住寂寞与人私通了。有一天,官人传信回家说过几天他就要回来了。与他妻子私通的人很害怕,担心丑行败露。官人的妻子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等那老东西回来,我就叫他去见阎王。”官人回来后,他的妻子让他的小妾准备好了毒酒,准备在给他接风的时候毒死他。他的小妾知道酒里有毒,心想,如果给老爷敬酒就要害死主人,如果不敬酒,又要被主母逐出家门,怎样才能两全呢?她想出一计,在上前敬酒时,突然假装滑倒,酒洒了一地。主人大怒,打了小妾五十大板。
苏秦四处游说,取得了辉煌业绩,但也遭到不少人的谗言。有人说,苏秦是反复无常的人,用不了多久一定会作乱。在这种情况下,苏秦讲了这个小妾的故事。他说——
故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于笞,恶在乎忠信之无罪也?
所以婢妾故意倒地酒,把酒弄洒了,上保全了主父的性命,下打破了主母害人的计划,从而也保全了主母,然而,婢小妾还是因此遭到鞭打,很显然,忠信也不一定不受过。
婢妾对于男主人来说,是忠诚的,甚至对想害死男主人的“主母”也是忠诚的。她故意跌倒,弄翻酒壶,她自己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女主人也知道,而男主人却不知道。婢妾本来应该说真话,但是她偏偏没有说。因此,她受了委屈,挨了板子。
有句话叫做,看破不说破,说的是关其思那种情况。还有句话叫,有话说在当面,说的应该是婢妾那种情况。但是,如果小妾说出了真相,自己立了功,却可能害了主母。那样,小妾对于主母来说,也是不忠的。可见,一个人忠诚也难免会得罪。而有些话,此时说是正确的,换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就是错误的,所以,人说话不能不慎重。
04
说错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借子贡之口说了一句话——
“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
没有报复别人的打算,却让人怀疑你有这种打算,这是愚蠢的;有报复别人的计划,却让人知道了(泄密了),是危险的;还没有行动,就让人知道,使别人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必然遭受别人的伏击或者先发制人的打击,这样肯定会失败了。
这句话比“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更有现实意义。本来没有报复别人的打算,却让人怀疑有这种打算,其实不过是为了快乐快乐嘴儿,泄泄愤而已。可是,这样一来,等于向别人表明了“我与你誓不两立”、“你等着!”有比这更蠢的吗?有报复别人的计划,却让别人知道了,这样的计划要么是不得不中止,要么是失败。而且,因为这样还可能给别人以先发制人的机会,承担被人反击的风险,这样岂能不面临危险?有报复别人的计划,保密工作做得也比较好,可是在行动之前的关键时刻却被泄密了,这样的行动又怎么能不遭遇危险呢?
这句话如果用于国家之间的战争上,或许有点启示意义。可是,如果用在人与人之间,那么,就有点“阴谋权术”的味道了。我们是不提倡这种“阴谋权术”的。但是,这段话也告诉我们,人说话一定要谨慎,不可满嘴跑火车。有些话,可能只是快乐一下嘴儿,随口说说而已,可是,别人却可能当真,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句四字名言:“难得糊涂”。其实,人有时候就应该有点呆气、傻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而无友。在无关大的原则情况下,适当地糊涂,给自己留点悬念,给别人留点空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事,不妨糊涂一点。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