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近期,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各类信息不断涌现。丰盈的信息一方面能够达到提升认知的效果,但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担忧情绪。
在此背景下,IFRC在微信和微博同步推出“热点科普|新冠疫情”系列文章,从心理健康、防护措施、疫苗接种等方面提供支持。
Long COVID-19
什么是“长新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长新冠(Long Covid)”,即新冠后症状,是指在疑似或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新发症状或持续症状,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且没有其他的明显诱因。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呼吸急促和认知功能障碍。
目前证据表明,大约有10%-20%新冠感染者可能患有中长期症状。症状包括:
1)一般症状:全身疲倦或乏力、劳累后不适(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症状加重)、发热
2)呼吸和心脏症状: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咳嗽、胸痛、心悸(心跳加快或剧烈跳动)
3)神经症状:难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有时称为“脑雾”)、头痛、睡眠问题、头晕、针刺感、嗅觉或味觉改变、抑郁或焦虑
4)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肚子痛
5)其他症状:关节或肌肉疼痛、皮疹、月经周期变化
这些症状可能是新冠患者初期恢复时出现的新症状,也可能是感染时就存在的症状。诊断“长新冠”不以出现症状的数量来界定,症状也可能随时间波动或复发。尽管其在重症患者中更为常见,但所有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可能经历“长新冠”,即使是那些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
相比已接种疫苗并出现突破性感染的人群,未接种疫苗且被感染的人群出现新冠长期症状的风险可能更高。大多数患有长新冠症状的人都曾感染新冠病毒,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些人可能尚未检出阳性或不知道自己已感染。
Long COVID-19
对于“长新冠”相关症状的管理
目前,医学界仍在对“长新冠”进行大量研究。除了针对特定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治疗以及相关心理支持外,尚没有针对“长新冠”的特定药物治疗指南。尽管如此,所有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都有必要咨询和寻求医疗支持。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长新冠”的应对目标是优化身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已经明确的症状治疗方法,比如进行呼吸练习以改善呼吸困难,可以改善许多“长新冠”症状。而制定全面的康复计划也可能对一些患者有所帮助,包括物理治疗、职能治疗、言语疗慰以及认知神经康复。通过了解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比如如何增加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和减少压力,也可以优化对于基础疾病的管理。
而预防新冠长期症状的最佳方法是预防新冠感染本身。即使在接种疫苗后,也应继续遵守防护措施。
参考来源:WHO
推荐阅读:WHO《康复指导手册: COVID-19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 第二版》,链接: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49695/WHO-EURO-2021-855-40590-62244-chi.pdf?sequence=1&isAllowed=y
来源:“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