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从北平到抗日根据地,海淀西山有条秘密交通线——
2025-08-27 22:48  浏览:214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941年12月8日早上,北平燕京大学英籍教师林迈可从广播里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两国已经交战。曾数次前往抗日根据地、多次为八路军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的林迈可,预感到事态紧急,赶紧驾着校长司徒雷登的汽车,带着夫人李效黎以及同事班威廉夫妇和两只装有无线电零件的箱子,从东校门急驰出燕京大学,前往抗日根据地。在这条他们称为“逃亡”的路上,贝家花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中共地下党员王岳川,经过接力护送,平安进入抗日根据地。

抗战时期,法国医生贝熙叶开辟的自行车“驼峰航线”上,贝家花园作为一个据点,屡屡成为掩护转移抗战人士、国际友人的秘密通道。8月22日,海淀融媒记者和苏家坨镇机关干部、文物巡查员、阳台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一起,用步行的方式,重走当时林迈可夫妇、班威廉夫妇经过的贝家花园、兰荷海别墅、龙泉寺等位于海淀区的线路,触摸惊心动魄的历史脉搏,感受众志成城共御外敌的家国情怀。

黑龙潭

寻联络员不遇

林迈可的著作《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李效黎的著作《延安情》中,回顾了那天早上他们从燕京大学前往贝家花园的情形。

林迈可一行四人驾车过了颐和园,抄小路绕过日本兵设卡的青龙桥,希望一到黑龙潭就能找到联络员,在联络员的安排下见“七号”,把他们带到八路军那里去。

林迈可曾活动于妙峰山、金山寺、大觉寺、黑龙潭龙王庙等地,与交通员进行秘密联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黑龙潭龙王庙旧照

到了黑龙潭庙门时,有个人朝他们走来,当他们问他“七号”在哪里?他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是庙里的导游。

林迈可等人果断弃车步行,雇了三个农民挑夫,把行李藏在挑夫的大框中。这三位农民到了一个小村子,以“没带身份证,走远了回去有麻烦”为借口,不想往前走了。李效黎于是又找了两个年轻的农民挑夫挑着行李继续往西山走。

林迈可记得八路军里的人曾和他说过,贝熙叶曾医治过他们的一些伤员。于是,就跟着挑夫前往贝熙叶在阳台山的别墅。

走近山脚下,有个挑夫说挑着东西上山很吃力,不肯上山,建议租路边田里一位农民的马驮东西。恰好牵马的老年农民去过山上的小别墅,也认识别墅的管家,还见过几次贝熙叶医生,就这样到了贝家花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李效黎在《延安情》中说,她警告黑龙潭给他们挑行李的三个人中的老人,“乱世时代要少说话”。老人当场就呆住了,过了一会儿,他点点头表示知道。她还直率地告诉牵马的老人,“不要和别人讲我们在这里,否则会给他添麻烦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37年林迈可在燕京大学工作的地方(资料图片)

林迈可后来得知,他们的车从东门驶出十分钟后,日本宪兵就从西门进入燕京大学抓人。

今天,我们既赞叹李效黎警惕性很高,也感动于那些农民自觉保守秘密。

贝家花园

管家安排交通员带领转移

从燕京大学逃出后,下午3点左右,林迈可夫妇、班威廉夫妇到了贝家花园。贝家花园的管家王岳川以为他们是贝熙叶的朋友,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贝家花园北大房

饭后,李效黎问管家,知不知道如何和八路军游击队取得联系。“他听后显得很害怕地说这种事太危险了,他对此一无所知。”当王岳川知道他们的来意后说,如果向西北方向走,那里有一个山谷,可能会遇到什么人。王岳川替他们找来四个背夫。这四个背夫,其实是王岳川从山下找来的交通员。交通员将林迈可等人带往贝熙叶的同事、中法大学教授兰荷海的别墅。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兰荷海别墅遗址

贝家花园工作人员张学政说,从贝家花园后山到兰荷海别墅有小路,在林间穿行比较隐蔽。2021年3月,贝家花园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张学政将记者一行送到了贝家花园南大房旁的小路。沿着山间小道向上爬升途中,一开始,透过树木的间隙,能看到山下的风景。随着位置的升高,有时山下风景完全被遮挡。从贝家花园出发,上坡较多,走起来并不轻松。


▲贝家花园碉楼

前几天刚下过雨,一路上,多处溪水潺潺,甚至漫过了路面。天很蓝,远处的城市美不胜收。而在当年,山河破碎,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这片土地。

兰荷海别墅

试探林迈可等人身份


▲记者一行抵达圣-琼·佩斯故居

记者一行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到达圣-琼·佩斯故居。1941年,这里是兰荷海别墅。林迈可夫妇、班威廉夫妇和四名交通员,钻入山林中,太阳快落山时,到了兰荷海别墅。这里的管家招待他们吃了丰盛的晚餐。李效黎很耐心地向管家解说了目前的处境,告诉他“出卖我们也会给他带来危险”。管家表示要出去一下。班威廉夫妇突然害怕管家是去告密的,神情显得特别焦急。


▲圣-琼·佩斯故居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进来了,他要了解一些太平洋战争的情况。听完介绍后立刻站起来,答应帮助他们。后来,林迈可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贝家花园管家王岳川的亲兄弟,他们都是八路军地下工作者。

年轻人出去一会儿后,带了一位老人进来。老人姓赵,很性急地要知道一切,又试探林迈可等人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时时显出担心他们是敌人间谍的神情,还问了他们为什么要找八路军等问题。当他听说林迈可曾去过游击区,见过八路军的聂荣臻、萧克等将军时,不但完全信了李效黎告诉他的一切,并且对林迈可肃然起敬。

从1938年开始,林迈可数次进入抗日根据地,见到了和他一道乘船来中国的白求恩大夫。“任何有血性有思想的人,都有义务去反对日本军队。”林迈可在他的著作中说。

当时,外国人在北平城门口不会被搜身,林迈可可以经常购买医药物品。他还应八路军地下联系人的要求,购买无线电零件,并主动增加某些认为有用的项目。担心日本人一旦知道这些商店曾卖药品给抗日游击队,就会狠狠地惩罚他们,林迈可把东西拿回来后,就把商标撕掉,找了学生李效黎帮忙重新整理药品的详细名称和功用。

1941年6月,林迈可和李效黎结婚后,多次借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汽车,给游击区运送对抗日军事斗争有用的物资。林迈可还用摩托车将晋察冀边区的敌占区情报部门负责人王友带进北平城。曾陪同林迈可去抗日根据地的肖再田,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后,在筹集资金营救过程中,林迈可积极捐助。就在12月2日,林迈可夫妇第三次出去为游击队送一批供应品。

有这样的经历,使得林迈可等人获得了老人的信任。林迈可后来知悉,这位赵姓老人是伪政府控制下的山底村子里的伪村长,明里是为敌人服务,暗里却是和游击队同心合力,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苏家坨镇市民活动中心文物巡查员高杰介绍,如今的圣-琼·佩斯故居是2014年重建的。

龙泉寺

等来接应的队伍


▲记者一行前往龙泉寺遗址




8月22日中午,记者一行从圣-琼·佩斯故居出来,在苏家坨镇市民活动中心文物组组长郭鑫军的带领下,继续向前走,随后爬上左侧一条还在流水的小山沟,步行几百米后,到达了龙泉寺遗址。在遗址上,还能看到两棵巨大的银杏树。其中一颗树干很粗壮,另一棵五根树干笔直向上,当地人称为“五炷香”。树的后方,能看到建筑的地基。朝山的方向望去,是巨大而陡峭的岩石。在山间小路行走,就是在视线良好的白天,也要小心翼翼,防止滑倒。


▲龙泉寺遗址的两棵银杏树

1941年12月8日晚上,赵村长说,会派人去联系八路军,第二天一早就能有回音。那天夜里,赵村长带领林迈可夫妇、班威廉夫妇,越过一个不太大的山头,进入了一座叫龙泉寺的庙里。林迈可发现,在贝家花园请的四名背夫居然都还在。

第二天天快黑时,八路军联络员带来一封信。信上说,“今天午夜,我将派人去接你们,在此之前,请你们好好休息。”

半夜时分,林迈可等人等来了此前送物资的接收人肖芳。“这次见到他,简直高兴得不可言状。”今天看来,肖芳前来接应的安排十分缜密,是又一次对林迈可等人身份的确认。

因为山顶有日本驻军,肖芳带着他们绕着妙峰山走。天快亮时,他们见到了游击队员。

《国际友人在北京》一书中提到,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从北平西山交通站地下电台发出的电报中获悉林迈可一行已逃离燕京大学奔赴平西,便派精干人员前往接应。在游击队的精心护送下,1942年元旦,林迈可一行抵达河北涞水县小峰口挺进军司令部。

在林迈可夫妇、班威廉夫妇前往抗日根据地的路上,贝家花园、兰荷海别墅、龙泉寺这段路程,尤其惊心动魄,也至关重要。这场接力中一个环节、一个人没有配合好,后果不堪设想。

1942年5月,林迈可到晋察冀军区担任通讯部技术顾问,不仅冒险到前线为部队改装升级上百部电台,还为军区培养了一批无线电骨干人才。两年后,林迈可到达延安,成为八路军通讯部顾问,设计建造大功率发报机和高灵敏度定向天线,使新华社英文广播于当年9月1日顺利开播,让世界第一次听到了延安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林迈可:“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帮助中国改进无线电通讯设备,为中国军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


▲站在阳台山俯瞰海淀

与记者一同探访抗战遗迹的苏家坨镇阳台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人员高莎莎感慨地说,“这一路走来,北安河村、管家岭村已经搬迁上楼,告别了山上生活,七王坟村实现了整村就地改造。苏家坨镇在平西地下交通线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这段红色历史讲述好、传承好。”

1941年12月,林迈可等人前往抗日根据地,走过的贝家花园、兰荷海别墅、龙泉寺这条线路,是北平城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之间众多秘密交通线中的一段。如今,阳台山上的一条小道被命名为林迈可小道,途经大觉寺、贝家花园、沐容亭、沐春亭、金山寺、中法友谊亭、圣-琼·佩斯纪念亭及故居、七王坟等地。

林迈可小道,见证风云激荡的抗战岁月,也将继续见证伟大抗战精神在海淀一代代传下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二战期间,中国和盟军从1942年起,在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上空开辟过一条空中航线,65万吨物资通过这条航线运往中国。因航线沿途山峰如驼峰般起伏,异常惊险,故称为“驼峰航线”。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时说:“我们不会忘记,无数法国友人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

1939年春天起,定居北平的法国医生贝熙叶,先用轿车,再用自行车,从北平城内,运送大量宝贵药品到北平西郊的阳台山一带,再转交给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这条自行车“驼峰航线”,全程超过40公里,几乎贯穿海淀。今天,沿着这条自行车“驼峰航线”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的英雄事迹气贯长虹、可歌可泣。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淀融媒特别推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走自行车“驼峰航线”》系列报道,铭记历史,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走自行车“驼峰航线”①

《40多公里,重走自行车“驼峰航线”,我们将铭记——》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走自行车“驼峰航线”②

《“在这座碉楼里,贝大夫为八路军战士做过手术”!贝家花园里追忆烽火岁月——》

指导单位:

海淀区委宣传部

支持单位:

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海淀区档案馆、海淀区苏家坨镇

栏目策划、统筹:魏颖

记者:倪恒虎

摄影:刘季辰

编辑:罗雨涵

海淀区史志办供图

资料图片来源:《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

推荐 · 阅读


发布人:d39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