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阮嗣宗《咏怀诗一》有感,你为什么忧伤?
2024-01-28 16:00  浏览:1332  搜索引擎搜索“早勤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早勤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是阮籍咏怀82首的第一首。

阮籍的这首诗将自己的忧思通过一些列具体的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失眠不能成寐,深夜起床抚琴,周围清冷的月光无声地照洒着帷幔,还有一袭凉风撩起了他的衣衫。

在如此孤寂的夜晚,远处不时传来孤雁断断续续的鸣叫,这或许是实景,或许是阮籍心中的幻觉,早醒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在林中鼓噪,更让人心烦意乱,一夜就这样过去了,如此日夜徘徊,何时了?

最后一句油然而出,直抒胸臆,“忧思独伤心”。

魏晋之际,政治黑暗,阮籍不满时政是毫无疑问的,但他言多隐晦,后人不知他真正忧伤什么。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世说新语》记载:“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阮籍是忧生,还是忧民。我认为主要还是避祸求生,所以整日醉酒以避免与当局发生冲突,但又内心苦闷,故寄托忧思于诗歌和弦琴。

《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

这又有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孤愤,但缺乏奋力抗争的勇气,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比较典型的文人性格。诗中有“孤鸿”一句,他自视甚高,不愿同流合污,像一只落单的大雁,孤悬野外,似乎缺少一些道家人物那种孤高自洁的洒脱,阮籍之儒家品格显而易见。

因此,总体判断,还是感伤自己的际遇为主。这是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典型的矛盾心态。

但各人的应对方法各有不同,所谓竹林七贤其实也是大相径庭的。嵇康狂放不羁,拒绝与司马氏合作;阮籍醉酒装傻,独自涕泣;山涛参与朝政,自洁自爱;最具争议的是王戎,随波逐流,不以名节为意。

知识分子的选择,在司马氏昏暗的政治环境下,显得更加令人瞩目,其实在任何时代,知识分子都必须在价值取向上作出自己的回答。

发布人:d5b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