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采购系统的数据在存储时不被非法访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数据加密: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是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的有效手段。可以使用强加密标准如AES 256位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即使数据被未授权人员访问,也无法解读数据内容。对于关键数据,应考虑使用客户端加密,即在数据离开本地环境之前就进行加密,以提高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访问控制: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采购数据。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防止敏感数据被非法获取。可以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策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职责所需的数据。
审计和监控:使用审计工具如auditd来跟踪系统调用和系统活动,配置审计规则来监控关键系统调用和文件访问,分析审计日志,识别异常行为或潜在的安全威胁。
安全审计:定期对采购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潜在风险,并及时修复和加强防范。
数据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将真实数据替换为伪造数据,避免敏感数据的泄露,保护用户隐私。
密钥管理:保护好数据的加密密钥,避免第三方厂商或个人接触到明文数据。密钥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加密数据的安全性。建议密钥独立存储,并采用根密钥保护。
数据备份与冗余复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数据备份和冗余复制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合规性:确保采购系统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如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这些标准提供了数据存储和访问控制的安全要求。
物理和环境安全: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包括访问控制、监控摄像头、防盗系统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
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员工了解如何保护企业采购数据,避免因疏忽或故意行为导致数据泄露。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采购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在存储时被非法访问。